“而單位時間內的傷害量的減少,就代表著戰斗時間會相應的拉長,雖然拉長了戰斗時間,也不會對我造成什么影響,頂多就是會打的比較累而已,其他的也就沒什么了。
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兩只怪物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沒有什么好辦法,來保證在打其中一個的時候,另一個不會過來搗亂,這就有點麻煩了,屬實是不太好打。”
雖然斯蒂芬對于這場戰斗的評價是‘不好打’,但這并不是‘不能打’的意思,而是‘打起來比較麻煩’的別樣的表示,畢竟這兩只怪物就算是再難打,它們也僅僅只是加強稀有級的怪物。
肯定不會比最后的BOSS更難打,既然斯蒂芬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信心打得過這個副本最后的BOSS,那又怎么可能打不過這兩只只是加強稀有級的怪物呢?
所以斯蒂芬其實只是有一點嫌麻煩而已,所以他在審視完了當前的局面,以及敵我的技能配置和地形的綜合情況之后,就開始從前往后的逐條制定起了計劃,并想好相應的風險預案。
“…這樣一來的話,就只能先去打…,然后在足以…,這一步一旦出了問題,就可以馬上接上…,只不過問題如果不好挽回的話…”
在想好了作戰計劃之后,斯蒂芬就沒有繼續趴在那個地方,而是按照他設想好的計劃的第一步,開始朝著計劃中的目標地點,小心翼翼的匍匐前進。
雖然斯蒂芬覺得他就算不匍匐前進,而是半蹲著慢慢的往前蹭的話,估計也不會被那兩只怪物給警戒到,畢竟那兩只怪物僅僅只是加強稀有級的而已,它們可沒有BOSS那么大的警戒范圍。
而且它們也沒有BOSS那種級別的警戒觸發等級,所以半蹲著蹭過去也不是不行,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匍匐前進能確保計劃的順利運行,那斯蒂芬就不會閑的蛋疼,去省那些無所謂的功夫。
斯蒂芬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慢慢的,在不引起那兩只怪物的注意的前提下,將他所在的位置調整一下,讓他和那兩只怪物處在一條直線上,這是第一步計劃所必須要做到的。
不過要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處在一條直線上的話,那么也不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將直線變成折線,但這個折線的角度一定要大于150°,要不然斯蒂芬是絕對不會進入計劃的下一步的。
因為只有在斯蒂芬和怪物的站位是三點一線的情況下,才能在計劃的下一步,也就是發起進攻的時候,獲取站位優勢,而這個賺出來的站位優勢,就足以讓他安心地打完一輪輸出。
這一波無干擾的輸出還是很關鍵的,別的先不提,最起碼這輪輸出是能夠讓斯蒂芬搶出一個先手傷害差的,然后這個傷害差又會導致差異化的仇恨強度,進而讓斯蒂芬可以更加平滑的開始下一步計劃。
所以斯蒂芬在匍匐前往預定位置的時候,就在觀察那兩只怪物的行動軌跡,并記住它們的行動規律,借此來判定這兩只怪物會不會按照他的預期想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