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時間并沒有堅持多久,僅僅過了不到一年,這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就已經到了一個破碎的邊緣,幾乎就是要維持不住了。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加喀拉的父母并不是很了解對方,或者說沒有那么了解對方,在有著共同的敵人,也就是那些風言風語的揮手,這些不了解還沒什么問題。
因為在那個時候,這兩個人都是需要做到最好的自己,然后才能以一個問心無愧的狀態,來頂住那些從各種陰暗的角落里投射過來的眼神,以及那些刺入心底的言語。
但在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之后,這兩個人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嚴格來說,應該是這兩個人那被壓抑了三、四年的‘積怨’,慢慢的影響了這兩個人,讓他們變得不再如同一開始的時候一樣。
要是一直活在那種局面之中的話,這兩個人的關系,興許還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在找了一個新地方開始了新生活之后,這兩個人的心思可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有了些不一樣的想法。
在剛搬來‘黑荊林村’的時候,加喀拉的父母還能保持著曾經的想法,但在過了近一年的時間之后,這兩個人就開始覺著當初的自己,是付出了很多東西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理應索取更多。
雖然這兩人沒有將這種話宣之于口,但兩人大致上就是這么個狀態,加喀拉的父親希望能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回到家就能什么活也不用干了,而加喀拉的母親則希望她的丈夫能夠幫她分擔一些活。
畢竟她也是在白天的時候,干了不少的手工活來補貼家用的,但她卻怎么也說不動她的丈夫,這就會讓她變得比較惱火,但她也不是不知道她的丈夫是在外面賣命,所以她也不會對他過多的苛責。
但在原本心情就不好的時候,她就會扯著嗓子跟她的丈夫吵上一架,畢竟她也沒有待在家里等著別人來養,她也是干了不少的活,來補貼家用的,所以加喀拉的父親于情于理都是應該干一些活的。
因為加喀拉的母親的精神狀態原本就出過問題,所以這兩個人每一次吵架,都會以加喀拉的母親大肆摔東西,然后加喀拉的父親奪門而出作為結局,這對于年幼的加喀拉可是不小的打擊。
雖然時年4歲的加喀拉才剛剛能把話說通順,也才剛剛能走路不摔跤,大體上還是處在一個懵懂的時期,但懵懂并不代表啥也不懂。
最起碼父母吵架,甚至眼看著就要打起來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并不是什么晦澀難懂的事情,當然,說是那么說,但打是打不起來的,因為加喀拉的父親再怎么說也是一名德拉潘。
他的操守決定了他不會對他的妻子拳腳相加,但是,有些時候言語可要比拳腳更加的傷人,畢竟拳腳所傷及的只能是人的身體,讓人感到由外及里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