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份她準備的午飯,這讓她不由得感嘆了一下日子的美好。
等到她的兒子出了門之后,她在掙扎著走下了床,來到了餐桌旁邊,開始一邊思考著村子里有沒有哪家的姑娘,能夠配得上他家的孩子,一邊對著那盤并不算美味的飯餐美美的吃了起來。
在她思考無果,又吃完了那些東西的時候,一陣敲門聲響了起來。
因為她生的病并不是傳染病,所以最近還是有不少的好友來看望她的,于是這個敲門的人,就被她當成了一個來看望她的人,直到她打開門,看到了那個拿著幾枚勛章以及一個盒子的從來沒見過人。
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外加一個不怎么好看的小盒子,這種組合可是有點超出加喀拉母親的預料,因為那個站在門口的小伙子的表情,無論如何也不像是來看望她的病情的。
出于一位單身母親的警覺,加喀拉的母親并沒有將站在門口的那位先生屋里去,而是站在門口跟他交流了起來,不過那位風塵仆仆的中年先生顯然也沒有想要進去的想法。
在聽到了一連串的有關于自己的來歷,和自己的目的一類的問題之后,這位先生先是誠懇的微笑了一下,然后就略過了加喀拉的母親所抵觸的哪些問題,直接反問她是不是加喀拉父親的妻子。
加喀拉的母親本以為,那個十八年未曾有人提起過的名字,即便是再次聽到,也不會對她的心態有什么影響,但她錯了,在聽到了這個名字之后,她就進入了一種莫名的狀態之中。
而她臉上那變幻不定的表情,也為站在門口的那位中年先生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所以這位中年先生并沒有在繼續等待加喀拉母親的回答,而是開口說起了他的來歷和他的目的。
在這位中年人剛開始說出他的來歷的時候,加喀拉的母親還有些惶恐,因為她怕這個人是來跟她搶加喀拉的,但在這位中年先生說出了他的目的之后,加喀拉的母親就直接發了懵。
那位中年先生的原話是,“…我是來給您送出,您的丈夫的遺物,在十八年前所留下的遺物…”這段話里的信息量對于加喀拉的母親來說,也著實是有點多,多到她都有些接受不過來了。
等到加喀拉的母親從失神的狀態當中回過勁來的時候,她已經坐在床邊打開了那個被塵封了十八年的小盒子,拿出了里面的那本她在十八年前,看到過很多次的小本子。
拿著這個小本子的加喀拉的母親知道,只要從頭到尾的翻看一下其中的內容,就能知道她的丈夫在十八年前為什么會離家而走,又為什么在這十八年間從未回來看過她們娘倆。
但在考慮到了加喀拉的之后,她就突然不想看這本東西了,因為子加喀拉懂事起,她對于她丈夫的憤恨,就一點也不拉的傳給了加喀拉,而加喀拉那飛速的成長,未嘗不是因為那些怨恨在鞭策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