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箏很得意,看著魯文箏那個樣子,顧瑾的心里窩著一口火。
她忽然想起弘法大師說她是“天下第一大善人”那句話,還說她善有善報。
此時想來,顧瑾甚至懷疑弘法大師是不是在嘲笑她,嘲笑她是個愚蠢的東郭先生,竟然救了一頭狼。
“魯文箏,我曾救過你一命的,你這么做就不會覺得愧疚嗎?”
顧瑾打斷了魯文箏滔滔不絕的話,開口問道。
魯文箏的臉色僵了僵,他的笑容漸漸消失。
“我為什么要愧疚?你不過是一個女子,憑什么科舉?憑什么做官?我查清這些也是為了還天下一個公道,讓大家都不要被你給騙了!”
“呵呵,是嗎?如果你真是為了還天下人一個真相,你查清了這些后為什么不直接揭發,反而是要來見我?”顧瑾搖了搖頭,笑容中滿是諷刺。
魯文箏想開口爭辯,但卻被顧瑾再次打斷了。
“罷了,說這些都沒有用,你也不必兜圈子了,你只說你所圖為何吧!”
魯文箏擺明了是來威脅她的,既然如此,那就先看看對方的目的吧。
顧瑾已經懶得再問魯文箏那些道德層面的問題了。
為什么要恩將仇報?
這還用問嗎?因為嫉妒,因為利益,因為拿捏住了自己,魯文箏就可以升官發財...
這些理由還不足夠嗎?
顧瑾相信魯文箏是心虛的,若不心虛,也不會這般裝腔作勢,更不會說什么天下大義,公道真理,這些不過是為了掩飾他所剩無幾的羞恥心罷了。
“你也知道我只考中了一個同進士,我如果說想要的是你的狀元之位,你會讓給我嗎?”魯文箏說道,語氣里帶著挑釁和憤怒。
“你又不是兩歲小童了,你覺得這個要求我能辦得到嗎?”顧瑾反問。
魯文箏怒目而視。
顧瑾的語氣很冷靜也很淡定,和顧瑾的態度相比,反倒是魯文箏憤怒的態度仿佛更像一個受害人一樣。
“你就直說吧!其實你所求的無非就是名利二字而已!這樣吧,我馬上就要出使西域了,使團里還缺一個副使,你若愿意我可以替你向圣上求一下,許是可以封賞給你!”
顧瑾想了想,然后說道。
“你要出使了?什么時候的事?”魯文箏一愣。
魯文箏剛回京城,而且他的消息也并不靈通,因此并不知道聶良國一事,更不知道剛剛下的那道圣旨。
“使團再過幾日就要出發了。”
顧瑾回答,見魯文箏皺著眉頭,顧瑾笑了笑又說道。
“我也不瞞你,這正使一職其實也是我求來的,這里面有許多不能言說之事,但我可以保證,這次出使是一次難得的好機緣,未來能否平步青云,全靠這次的功勞了!”
對于顧瑾的話魯文箏顯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