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的出身不高,以前也受過一些苦,但真的為官一方后這才知道,真正的疾苦是她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甚至是她無法想象的。
她剛赴任后便在登州暗訪了一圈,所見到的事讓她觸動很大,登州的地幾乎一半都歸蘇家所有,剩下的地又被其余的鄉紳瓜分大半,百姓想要活命只能佃鄉紳的地來種,可是每年要交的租子卻奇高,交完了租子后剩余的糧食根本不夠一年的嚼用。
吃不飽飯的人太多了,很多窮苦的人家都是糧食摻著野菜來吃的,冬天沒有野菜就只能摻著磨碎了的米糠吃,顧瑾見過那種那種摻了米糠的粥,黑乎乎的一碗糊糊,顧瑾看著無法下咽,但是喝粥的孩子卻吃的噴香,甚至連碗底都要舔干凈。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顧瑾才下了狠心整治蘇半城的,如今蘇半城雖然倒了,但倒了的也僅僅只是一個蘇半城,天底下不知有多少蘇半城,她管不了,也管不過來。
楚墨的面色也很不好,顧瑾說的這些讓他心里也很難受,原本好的心情也因此打了折扣。
“...貪官污吏固然可恨,倭寇海匪也的確該殺,但說到底兼并土地才是禍國根本!”
顧瑾最后沉聲說道。
顧瑾的話音不高,但其分量卻如驚雷,此話旁人是萬萬不敢說的,更不敢當著皇帝的面說,這話若是傳出去,天下的士紳能把顧瑾給撕碎了。
王朝更迭的背后大多都是由于土地兼并而產生的社會矛盾激化,改朝換代大家只會罵昏君當道,史書中通常只說了民生疾苦,流民四起,但是從來都沒有真正講過為什么會流民四起,為什么會有人造反,而其背后土地兼并就是被隱而不發的核心矛盾。
土地兼并指的是社會資源的高度集中,極個別人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時代,土地資源顯然是最重要的,大地主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種卑劣手段,尤其是災年,地主巧取豪奪讓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自己的土地和房產淪為佃農。
官僚富戶坐擁著財富,但卻因為有官職功名不用繳稅,而窮人只擁有少量的土地,可是他們卻是需要繳稅的。隨著富人兼并的土地越來越多,朝廷收到的賦稅就會越來越少,朝廷財政吃緊,就會把賦稅更多的分攤在窮人身上,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窮人不堪重負,最后只能起來造反。
土地兼并是每個王朝都難以治愈的頑疾,那么真的就沒有人知道兼并土地的危害嗎?
不,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沒人敢說,也沒人愿意說。
楚墨看著顧瑾,過了好半晌這才問道。。
“你待如何?”
“臣精通醫術,人之疾病可醫,國之疾病亦可醫,皇上有心醫國,臣愿同往以!”顧瑾說道聲音堅定,目光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