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隊殘余飛行隊,
此時此刻的**航空軍在經歷過了淞滬空戰的慘敗之后,就只剩下了12架飛機而已,還有為數不多的飛行員。
可以說這時候的**飛行員,不但缺乏飛機,更加缺乏飛行員。
現在可不是1941年的時候,此刻的殘余**飛行隊,不但沒有志愿援華航空飛虎隊的支援,也沒有像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華國的時候那樣,擁有差不多70架飛機、100多名飛行員,差不多200名機械師和一大批的后勤人員,分為亞當和夏娃、熊貓及地獄天使三個中隊。
由于在和日軍在殘酷的消耗戰中,將本來就不多的戰機和飛行員損失殆盡。
所以現在**飛行隊也是即將要面臨無飛行員可用的境地了,
之后抗戰后期逐漸出現的優秀飛行員,第13期留美飛行員班林雨水,和留美飛行員班學員周訓典,以及彭嘉衡,和何其忱,
還有在1941年于杭州空軍軍官學校畢業,為中美混合團5大隊戰斗機上尉飛行員吳其軺,最后還有被選送赴美訓練,并且在1945年3月回國,任米國和華國共同組成的混合團1大隊B—25轟炸機飛行員張炎也是還沒有出現在這里。
空軍“四大天王”之一高志航,劉粹剛和樂以琴等一批優秀的飛行員,卻是在淞滬會戰初期,就為保家衛國而犧牲了。
不過空軍“四大天王”之一的李桂丹,和后任中央空軍第4大隊第22隊和第23隊分隊長的梁添成,還沒有戰死沙場,血灑長空。
當然還有第四大隊的空軍百戰英雄黃新瑞,和任23中隊副隊長的呂基淳,以及還有抗戰空軍的頭號殺手:最后的雙料王牌柳哲生等空軍戰斗機部隊中的骨干分子還沒有戰死。
至于最著名的飛虎英雄之一王光復,現在卻是還在昆明航校接受駕駛戰斗機訓練。
**空軍在抗戰中有三支王牌驅逐機大隊,分別是第三、四、五大隊。
第三大隊是以桂軍空軍為主體組建,堪稱最草根的王牌大隊;第四大隊是最負盛名,也是戰斗力最強的大隊,也就是高志航,劉粹剛和樂以琴,還有李桂丹他們所在的王牌飛行大隊,也是淞滬會戰以來**空軍的絕對主力飛行隊。
至于空軍第五驅逐大隊,是在抗戰全面爆發時組建而成的,它下轄有24、25、28三個中隊。
這支部隊是由中央空軍與原粵省的空軍混合編組而成的一支部隊,裝備不錯,都是當時抵抗日軍飛行隊的**空軍的主力戰機隊伍。
第24中隊的中隊長為劉粹剛,25中隊的中隊長為胡莊如,28中隊的中隊長為陳其光,他們的飛行隊都是各裝備了9架霍克Ⅲ戰機。
不過在第24中隊的中隊長劉粹前往太遠支援作戰的時候,駕駛飛機在黑夜之中誤撞了魁星樓而亡,還有在同樣是北援山西戰場的五大隊28隊隊長陳其光,在戰勝日軍陸航第16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三輪寬之后,受傷而讓空軍第五驅逐大隊頓時陷入了缺乏優秀飛行員的困局。
直到在1937年11月,第五大隊25隊就被改隸第三大隊,參加華南空戰,而第三大隊17隊、29隊轉屬第五大隊。
然后到了1938年2月,第五大飛行部隊才漢口移往廣州。
然后這個時候的第五飛行大隊,下轄的第17、28、29隊才正式換裝英制“斗士MKⅠ型”雙翼戰機,并且開始戰備訓練,
最后才參加了武漢空戰。
所以此時此刻還在南京這一邊的機場逗留的,就只有第四大隊的殘余飛行隊員了。
而且還沒有換裝伊-15、和伊-16這兩種高低搭配的戰機。
伊-15主要應用于低速空中纏斗,伊-16則是應用于執行一些對飛行速度比較高空的作戰任務。
不過劉飛洋卻是給了這些殘存的**飛行員,連續兩次的新式單翼戰斗機—P-26戰斗機的補充,現在一共擁有12架這樣的新式戰斗機,可以升空作戰。
單翼戰斗機—P-26戰斗機,也就是陳陳納德口中的超級霍克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