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是師姐,所以家里的財政大權基本上都是由她來掌握的。
這一點陳柯也沒有辦法。雖然他還有很多事情想辦,但是現在卻沒有收入來源。
跟著阿琪掉頭走了幾步,回到了剛才路過的那家酒樓前。抬頭望了一眼,見這家酒樓還挺大,上下兩層,賓來客往,熱鬧非凡。
正門上掛著一個大牌匾,寫道是“德月樓”。兩邊還掛著對聯:“皓夜玉兔早東升,海島冰輪初轉騰”。明顯是應中秋的景,今天剛剛掛上的。
“喲,二位客官,里面還有座!”眼有兩位打扮體面的商人有意吃飯,一個小二早迎到了街邊上。
阿琪見狀,咳嗽了一聲,向著陳柯拱了拱手:“陳公子請!”
陳柯也馬上反應過來,拿腔作勢的向阿琪也拱了拱手:“哦,藍公子請!”
說著二人大模大樣的逛進了酒樓,小二也跟在一邊笑嘻嘻的招呼。今天過節,酒樓里的生意很是紅火,陳柯選了一處靠窗的位子,和阿琪一起坐了下來。
“阿珂,今天你過生日,菜由你點。”阿琪對陳柯很是寵愛,小二端上了水牌,示意讓陳柯點菜。
“這德月樓的規矩挺大?點個菜,還翻牌子!”陳柯看著木盤子里擺得整整齊齊的水牌,一時有些啼笑皆非。
“喲,小貴人是京里來的吧?恕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過咱們開葑府也是名流雅士聚居之地,這德月樓的菜碼兒,定能合乎爺的口味!”
小二一聽陳柯開口說話,竟然跪下了一只膝蓋,臉上滿是獻媚的笑容。
陳柯一陣無語。
他在公共場合,自然是說普通話,只是普通話的前身就是旗人官話。剛才在松記成衣店里又被松二給繞了一通,結果一開口倒把店小二給唬住了。
只是人家話都說這份上了,陳柯要是不點幾個好菜,倒真有些拉不下面子。
于是先翻了一個“清玉香絲爆滑喉”,又翻了一個“溜片水唇拌里脊”。素菜牌翻了個“桂香碧薺蓮子葉”,湯菜牌翻了個德月樓的招牌菜“哺里鴨湯”。
最后又翻了一壇冰鎮糯米甜酒,兩碗雞絲面。
不過今天雖然是中秋,但水牌上偏偏沒有月餅。因為清朝初年,朝庭不允許民間吃月餅,說是犯忌諱。這點陳柯倒是聽說過,所以也沒多問。
阿琪也發現這個師妹當真不客氣,這頓飯估計又要二兩銀子才能打住了。而且陳柯翻牌子的時候,一臉的吟笑,不知道腦子里在想些什么。
“真過癮,不枉穿越到清朝爽一把了!”的確,陳柯今天就是想過一把翻牌子的癮。
其實在清代,“翻牌子”本就是從餐館興起來的。若是客人不識字,小二還得把菜名挨個報上一遍。
結果翻牌子后來傳到了伎倌,最后又傳到了宮里。滿清之前,青樓泛指皇宮,所謂的“青樓十二重”。滿清之后,青樓就干脆改成伎院了。
而店小二見兩個人就點了二兩銀子的菜,總算沒白恭維。笑嘻嘻的端著木盤站了起來,說道:“二位請稍待,小的馬上吩咐廚房給您上菜,您請好吧!”
也許真以為陳柯是京里的貴人,小二也學著打起了官腔。
店小二一退下去,阿琪就說道:“好你個阿珂,一點都不客氣。這一頓飯就吃了半個月的伙食!”
陳柯一時有些尷尬,說道:“難得人家這么熱情,以為我們是京里的貴客。要是不翻點兒好的,不是沒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