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想法很直觀,首先和鄭克爽探討一下武功,增進江湖感情。如果能學到點真本事,那是再好不過。
等二人關系穩定了,再談發展軍國大事。
不多時,點的菜也重新上齊。鄭克爽還特地點了冰鎮葡萄酒,為陳柯作為壽酒慶生。
“在下量淺,適才又剛飲過,怕是不能陪二位姑娘盡興了。”鄭克爽為陳柯和阿琪斟上酒,先與他們對飲了一杯。
“咦,沒有想到德月樓的人還懂得用硝石制冰?”陳柯喝著冰鎮葡萄酒,再次對古人的智慧表示驚訝。
盛酒壺的陶罐里是半罐冰水,水面上結著一層薄薄的冰碴。旁邊還有一小盤亮晶晶的顆粒,插著小鏟,可以隨時添加。這明顯就是硝石了。
鄭克爽顯然對此非常了解,笑道:“這種制冰方法,在臺塆很常見。臺塆地處東南,沒有藏冰,夏日要吃冰,就用硝石浸水取冰。不過,硝石制冰只是奇技吟巧,它的價值還是用在兵火為上。”
陳柯聽了,也是深以為然。
硝石融在水中,只是降低了溫度,一般很難結冰。最多用來冰鎮一些蔬果酒水,比不上藏冰可以直接食用。
不過硝石水曬干,或者風干之后,硝石的結晶能夠重新凝聚出現,就像曬鹽一樣,可以反復使用。
而硝石,硫磺,木炭,三者調配,就是黑火藥了。鄭克爽說得不錯,硝石的最大作用,還是拿來制造火藥。
當然,現在和鄭克爽討論軍國大事,還早了點,更不合時宜。考慮了一下措詞,陳柯感覺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套話,干脆開門見山的直說了。
“鄭公子,我和師姐武功平平,萬一又遇上今天這樣的事情,不能指望天底下的人都像鄭公子這樣仗義。不知道施瑯這個二韃子,教過你什么絕學沒有?”
阿琪聽了陳柯的話,心里有些不舒服。不過在外人面前,謙虛一下總是必要的,也不好深究。
鄭克爽聽了,也并不隱瞞,說道:“我六歲時跟隨施瑯習武,他教導給在下的是武夷派的輕功絕學,名曰‘珞云樁’。此功乃天下輕功一絕,僅次于鐵劍門的‘神行百變’!”
阿琪聽了“鐵劍門”,“神行百變”等話,心里不由得大為驚詫。忍不住說道:“鄭公子六歲便開始修行上乘武功?這似乎不合常理。我們師父教導,修習上乘武功需要打牢根基,否則斷不能學。”
陳柯心里有些好笑,卻不當面說破。只說道:“想來是這施瑯品性不正,故意讓鄭公子顛倒習武。他早有通敵之嫌,怎么可能真正因材施教呢?”
鄭克爽卻說道:“二位姑娘,請聽鄭某一言。雖然施瑯投敵叛國,有失大節,但他武功高強,而且師德高尚,這一點在下卻不能否認。至于武功修行,各門各派都有不同,怕是二位的傳承另有蹊徑,也是未知之事。”
阿琪聽了,心氣也稍微順了一點。但她自己就是鐵劍門出身,師父若真有“神行百變”這樣的武功,更在大名鼎鼎的武夷派之上,就算不傳授給弟子,為何提都沒有提過?
想到這里,阿琪忍不住又問道:“各門各派的傳承即有不同,是否有的武功一定要先打牢根基,才能繼續修行?”
鄭克爽說道:“確是如此。天下武功雖然繁雜,但歸結起來,無非是強筋骨,通內力,會陰陽。但凡能修煉內力的心法,皆為上乘!卻又因修習不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佛門心法,由外入內,一類是道家心法,以內養內。”
“像少林派的武功,尤其注重弟子根基,講求循序漸進。修行時每日習拳練武,淬煉體魄,是以招式修養內力的法門。雖然進展緩慢,但筋骨與內力同修,越到高深境界,越是深不可測。”
“而道家心法,則是以打坐,吐納修煉內力,進展較快,但是與筋骨上的修行并不同流,因此追求至上境界稍有不及。加之心法打坐,極需領悟,一般年歲漸大才懂得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