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九難所料。
中午時分,店小二就說有人請鄭克爽會面。
鄭克爽晚上回來后,就喝得醉醺醺的,開始大吹特吹,說舉辦大會的馮氏兄弟不知道延平王府的人已經到來,向他賠禮道歉;又說來了許多了得的英雄人物請他坐了首席,一直向他敬酒;還說大家如何仰慕延平王府,舉旗抗清。
九難忍不住問了一句:“來的英雄都有哪些?”
鄭克爽的回答差點讓她吐血:“不記得了。”
這樣在河澗府過了數日,已經是二月上旬。
這天午后,大家一起離開客棧,出了府城,準備去城西十八里的槐樹坪,觀看殺龜大會。
九難換上一副俗人衣衫,打扮成了一個中年婦人,陳柯和韋小寶也是普通少年的打扮,并不引人注目。鄭克爽今天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而是提前到了會場籌劃大事。
自從離開順河鄉后,陳柯許久沒有這么輕松的過上幾天。跟著九難和韋小寶走在城外的田梗邊,心情一陣陣舒暢。
早春二月,冰雪終于消融,風也不那么刺骨了。腳下依然是似曾相識的黃土路,不過因為剛剛化了雪,路面堅硬卻并不干燥,也沒有揚灰。
田野上,農民已經開始耕田翻地。普通百姓并不知道什么英雄大會,也對哪朝哪代不感興趣。誰當皇帝他們都要耕地勞作,他們也看不見皇帝是誰。
天色漸暗。隨著夕陽墜落,周圍的景致只剩下了一片模糊的剪影。而在這片剪影的盡頭,卻閃著星星點點的光亮。那是火把和篝火的光。
陳柯對于野外的火光有著很深的印象。當然不是什么好印象,因為他倒霉就是從那里開始的。
跟著九難和韋小寶加快了腳步,陳柯師徒三人向著這片火光走近。
到了廣場的邊緣,印入眼簾的是一片開闊的場地;場地周圍插著許多火把,地上東一堆,西一堆的點著篝火,將廣場照得一片透亮。
各式各樣的人,馬,東一坨西一坨的聚集在廣場之上。有的互相問候,有的微微活動一下拳腳,有的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有的圍在一起嘀嘀咕咕,鬧得像個蛤蟆坑。
廣場中央,是一個簡易的木臺。陳柯一路上倒是見過,這是鄉下人集會,社戲所搭建的戲臺。
因此這些江湖英雄聚集于此,亂哄哄的,倒是像準備看社戲的模樣。
“好多人啊!這英雄大會,簡直可以開個夜市了。”陳柯放眼望去,不由得大為感慨。
陳柯和九難都是習慣看熱鬧,但本身喜歡清靜的人,因此并沒有湊得太近,只是遠遠的看著。韋小寶則是坐立不安,非常想過去加入哪一個團隊的模樣。
特別是有的江湖英雄干脆在地上鋪上席子,拿起骰子和小碗賭起了錢,韋小寶整個人就像貓爪子撓一樣。可惜他現在是鐵劍門的弟子,師父沒開口,他哪里也不能去。
這當然讓陳柯不能理解。因為從古到今,都有那種喜歡圍成一坨坨,大聲咆哮的人。作為一個老實人,自然不能理解這有什么意義,更沒有興趣。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陳柯要做的事情很簡單:他從一片篝火邊揀來了快要燒完的柴火,在場地邊高一點的土坡上點上了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