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吳三桂?”
陳柯一聽九難的話,整個人頓時就傻了。
說實在話,陳柯雖然立志要造返,但對行刺沒有一點興趣,因為這根本就沒有意義。甚至在陳柯的思路里,連扯旗舉兵都是下下之策。
陳柯的意向,在于影響一些特定的人,通過社會的變革推翻滿清。他現在已經有希望改良稻種,以后更有希望發展工業,這才是造返的關鍵。
而九難居然提出要刺殺吳三桂,這在陳柯看來不光是毫無意義,更是愚蠢之極。
如果真的成功了,那是直接幫清庭除掉了一個大患。
如果失敗,陳柯很有可能就交代在允南了!這兩種結果,陳柯都不愿意看到。他是一個惜命的人,不愿意拿自己的命去做這種毫無價值的事情。
九難見陳柯沉默不語,也沉吟了良久。方才說道:“你很小的時候,師父就告訴過你,你的殺父仇人是吳三桂。師父教你武功,就是為了讓你刺殺吳三桂。”
雖然九難對現在的阿珂,感情深厚了許多,但是亡國之恨不可能因此就消除。
陳柯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也知道這位師父的脾氣。平時和她撒撒嬌,逗逗嘴,都無傷大雅。如果在這種事情上提出異議,她肯定會一掌斃了自己。
因說道:“弟子明白。弟子一定謹尊師命,除掉這個大漢殲!”
九難聽了這話,也會心的點了點頭。說道:“今天是難得的良機,因為安阜園出了事情,吳三桂會親自過來向韃子公主請罪!等他回府的時候,我們正好伺機下手。”
“阿珂,我們先行打坐,養精蓄銳。等時機一到,就準備出發!”
“是!”
陳柯連忙答應了一聲,和九難一起在床頭坐了下來,盤膝打坐,調整身體和精神。
果然,吳應熊離開不久,吳三桂就匆匆趕到了安阜園,誠怕誠恐的請罪。建寧公主則在寢宮里抹脖子上吊,整個安阜園鬧得一塌糊涂。
直到韋小寶安慰了吳三桂一番,吳三桂這才提心吊膽的離去。
眼見安阜園終于安靜了下來,坐在床頭的九難也豁然睜開了眼睛:“阿珂,準備出發了!”
陳柯也跟著一起站了出來,拿上了自己的戒刀。見九難已經足下輕點,出了房門,陳柯也連忙提氣輕身,跟著她一起縱身躍過了院墻,向著園外而去。
中秋之夜,圓月明亮。如水的夜色中,昆民城和白天看起來似乎大為不同。九難只是不快不慢的走在長街之上,讓陳柯能夠跟上她的步伐,顯得從容不迫。
但清冷的夜風吹來,陳柯只感覺自己有些微微發抖。
雖然“阿珂”刺殺吳三桂,并沒有被吳三桂殺死,不過事有萬一。陳柯并不是阿珂,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事情就發生了改變。
萬一,萬一吳三桂把自己殺了……或者被他砍成了人棍,生不如死……
陳柯跟在九難的身后,感覺腦子又有些發懵,手腳也開始不聽使喚。
不知道走了多久,已經看見一隊閃爍的光影出現在眼前。
九難停下了腳步,陳柯也下意識的停在了她的后面。抬頭望去,陳柯的思緒也終于恢復了一些,因為他認出這里是鳳鳴山。吳三桂今天并沒有回府,而是來到了這里。
那隊光影,自然是吳三桂隨從手上提的燈籠了。
“阿珂,我抵擋住那些親兵。你直接沖到轎子前面,刺殺掉里面的吳三桂,然后我們馬上就走!”九難觀察了一下這支隊伍,馬上開了口。
陳柯用手摸了摸戒刀的刀柄,發現自己的手心全是冷汗,連說話都喘著粗氣:“是……我……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