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聽了陳柯的話,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他幾眼。
隨后他忍不住笑了起來:“我當是什么機密要事,居然如此大費周章。撤藩?皇上尚需本藩鎮守西南,為什么要撤藩?”
陳柯這個時候,倒是恢復了正常思維,非常有禮節的拱手說道:“因為他是皇上,所以要撤藩。”
說完這句話后,陳柯敏銳地看見吳三桂的手,不經意的抖了一下。因為陳柯的這句話非常狠,他也不分析什么天下大事,也不講什么滿漢之分,就是簡單的一句話。
康熙這個皇帝,容不下你吳三桂!
雖然對吳三桂這個人有很大的成見,但是陳柯經歷了這一年的事情,深深認識到想要造反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他要盡一切可能保留住漢室的基業。
哪怕是吳三桂,如果有可能,陳柯也愿意幫他一把。雖然陳柯這個人沒什么才能,但也絕對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他知道很多事情,能夠讓吳三桂避免犯下致命的錯誤。
陳圓圓則是說道:“阿珂,不要在你父王面前亂說話!你父王當年和成宗皇帝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更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大清世代倚重王爺,怎么可能撤藩?”
“女人不要插嘴!”
吳三桂忍不住打斷了陳圓圓的話,回頭又望向了陳柯:“這消息是從哪里得來的?”
陳柯說道:“自然是在宮里。我一直想找機會把這個消息告訴王爺,又唯恐泄露出去,所以只能出此下策。還好,我和王爺的運氣都不算太壞。”
陳圓圓這回沒有再說話了,只是看著微微沉吟的吳三桂。過了一會兒,吳三桂再次開了口,說道:“坐下說話。”陳柯也不客氣,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
吳三桂也不再糾結之前的問題了,只是問道:“皇上準備如何撤藩,你知道嗎?”
陳柯拱手說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尚藩準備和皇上唱出一雙簧!先由尚可喜遞折子給皇上,請求告老還遼東養老,將平南王一職留給他兒子尚之信繼任。敢問王爺,到時候您和耿藩將如何應對?”
吳三桂略一思索,便說道:“一請三辭,乃是古禮。本藩自然和耿藩一同上折,請求告老還鄉。然后天恩體恤,讓子孫承襲王爵,固守藩鎮!”
陳柯聽了,忍不住在心里對吳三桂一通鄙視。他這個時候發現,吳三桂居然也是一個老實人!
的確,吳三桂真是一個老實人,起碼在清庭的面前蹦跶不起來。當初向關外借兵,和多爾袞結拜為兄弟,理應平起平坐,但是兩個人相處日久,老實人就容易被欺負。
到了現在,吳三桂還是對清庭抱有幻想,至少在大面子上互相禮讓,講道理。
因此陳柯不得不把他點醒過來:“王爺,此事萬萬不可。如若您和耿藩也上表請辭,皇上就會順水推舟,直接準了你們的奏折!那個時候,您是撤藩呢,是撤藩呢,還是撤藩呢?”
陳柯一連三句“撤藩”,直說得吳三桂目光連閃。
似乎有些惱羞成怒,吳三桂忍不住向著天上拱了拱手,說道:“皇上明鑒萬里,怎么可能不通禮讓之術?”說著又指向了陳柯:“你如此大逆不道,敢妄度圣意,該當何罪!”
看見吳三桂發怒,陳圓圓一下白了臉!但面對這個時候發飆的吳三桂,陳柯卻是一點都不害怕了。因為吳三桂這明顯就是在自欺欺人,說白了也是用精神安慰法而已。
陳柯也向著天上拱了拱手,不過他的中指是豎起來的:“所以他才能當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