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剛才這一打,沐王府的人終于安靜了一些。最后,鋤殲盟終于商定,由孫長老通知湖建的丐幫弟子,以遷界禁海為由,煽動當地群眾一起鬧事。
當然鬧事只是做做樣子,干打雷不下雨。然后吳寶宇再從官面上入手,聯絡湖建總督姚啟圣,布政使于成龍,上本彈劾施瑯。說他遷界禁海,激發民憤。
姚啟圣和于成龍,向來與施瑯政見不和。特別是于成龍,體恤百姓,乃是一位廉吏,清庭的康熙皇帝對他很是器重,康親王更是其至交。
若于成龍上本,施瑯必然得放下手中一切事務。要么上京面圣,要么趕緊回到福建安撫民情,反正押解欽犯的差事他肯定是不能辦了。
只要施瑯肯把欽犯交接出來,作為欽差的韋小寶就能夠當仁不讓的接手!哪怕皇帝沒有下旨讓他接辦,欽差也能相機決斷,這樣救人就容易多了。
至于如何救人,只能當面和韋小寶談。畢竟爹還沒死就想著分遺產,不是顧亭林的風格。
“老朽已經得到消息,韋大人奉了朝庭圣旨,準備下楊州修建忠烈祠,祭祀為大明捐軀的忠臣烈士史督師,如今已經到了江溯!只待韋大人駕臨楊州,我們便可過去與之商議,辦理接洽事宜。”
顧亭林將計策全盤托出,說得井井有條,安排得也相當得體。有不懂的地方,顧亭林也一一詳細解釋。群豪們聽了他的計策,都很是滿意,紛紛響應他的安排。
“這個計策不錯!用吳大人和韋大人在清庭中的手段,先分化瓦解,然后從中取利。最后再救人,等于是手到擒來,將傷亡減少到最小。”
顧亭林見群豪贊同他的計策,也是頗為欣慰。
他又說道:“與韋大人交接的事情,事關重大,必須由與韋大人交情密切的兄弟出使楊州了!老朽可先飛鴿傳信,讓楊州的呂先生,黃先生接洽,料然可保無虞。”
吳寶宇想了想,說道:“我與眾家兄弟要去湖建,聽說陳姑娘與韋大人關系不淺,更是師姐弟。這次去楊州接洽的事情,在下認為陳姑娘是義不容辭的。”
陳柯自然一口應承:“這個當然!能為鋤殲盟出力,陳某絕無二話。”陳柯說得大義凜然,讓不少人都暗暗叫好,孰不知他的心里同樣有鬼主意在打算。
由陳柯出面和韋小寶商量,尚之信,葛爾丹和桑潔才能平安脫險。反正救沐劍聲一個人也是救,救一群人也是救,吳寶宇這樣安排,自然也是暗中支持陳柯的。
聚義堂上的氣氛很是活躍,只有沐王府的人一臉不甘。因為在他們看來,單純的為了救人而救人,誅殺不了漢殲,更不能建功立業,這根本就不是英雄所為。
終于,柳大洪忍不住又站了起來。
“我們沐王府的人,和青木堂韋香主同樣頗有交情!既然吳盟主準備南下湖建,我柳大洪愿意帶著沐王府的兄弟們一同去楊州,以免陳姑娘路上有失。”
柳大洪這一開口,場面不由得又安靜了下來。
陳柯他們也望了柳大洪一眼,當真發現這個人簡直有些不能溝通了。陳柯說道:“柳老前輩,您之前不是答應過,營救沐小公爺的事情全權由吳盟主安排么?”
柳大洪道:“營救沐王府的人,我們沐王府的人反而不在場,這算什么事情?萬一你陳姑娘接洽不利,誤了大事,豈不是害了沐小公爺的性命!那個時候你如何擔待?”
吳寶宇嘖了一下舌頭,忍不住說道:“柳老前輩,雖然顧老先生安排得妥當,但凡事都有萬一。誰也不能保證沐小公爺就一定能夠平安解救!您這樣說話,豈不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把責任全推在陳姑娘一人身上了?”
“既然不能平安解救,那你們還談個什么?”柳大洪一聽這話,聲音又大了許多!
“說到底,救人免不了一番拼斗廝殺!顧老是文人,對于戰事并不熟識,所以老夫認為,如何解救沐小公爺,還是得由我們沐王府來安排!諸位以為如何?”
聽了柳大洪的話,在場的群豪不由得愕然。
顧亭林終于一把摁著扶手,站了起來,頭也不回的從側門走了出去!在場有許多小門派的人,也跟著顧老一并走出。柳大洪卻看也不看,只拿眼睛瞪著陳柯。
“柳老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