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切準備就緒,陳柯的手上拿的不再是刀劍,而是闊別已久的尺規和筆墨。
翻閱著手中的草圖,它們的墨跡已經有些陳舊,在昏黃的燭光下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這個年代的照明設施實在是低端,好在陳柯現在目力甚佳,不再像以前那樣兩眼一抹黑。
不過陳柯感覺,還是應該先改進一點工作環境。畢竟稿紙只要畫出來就行,如果要繪制成機械圖,那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錯。那么白天作圖,晚上修煉武功就行。
只是人的靈感來了,不努力抓住就容易溜走。
“對了,以前因為心沒有安定下來,怎么沒想到這么簡單的事情?”陳柯在安阜園里外轉了一下,一來重新熟悉一下這里的場景。二來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他拿來了三面鏡子。
玻璃鏡子在清代算是奢侈品,當然也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可遇而不可求。早年在順河鄉,阿琪都有一面。真正貴重的是無色玻璃,也就是西洋人用石英砂煉制的現代玻璃。
陳柯將三面鏡子圍繞在了燭臺旁邊,調整好位置。桌面上的照明亮度瞬間提高了一倍,字跡也清晰了許多!這讓陳柯重新坐下之后,思路也更加的靈活。
“可惜,我以前不該學斯特林,而是應該學發電機專業才對。”陳柯苦笑了一下,之后專心翻閱起了自己的草圖。不多時,他伸手拿出了硯臺,慢慢的研動著磨棒。
之后,陳柯仔細檢查了一遍桌面。安阜園的這間書房,陳設自然是極好的,檀木桌面打磨得極為光滑,沒有一點瑕疵。但是陳柯還是鋪上了厚厚幾層紙,以防尺規打結。
接下來,陳柯拿出了三角尺,調試了一下三個細小滾輪的方向。用尺針在紙面上扎出了中軸線座標點,然后把圓規按照刻度展開,配合著三角尺確定了余下座標。
用鋼筆先把這些座標標注出來,紙面上隱約出現了一個圖形的輪廓。
最后,陳柯用鴨嘴筆醮了墨水,調整了一下筆尖的開合度。在旁邊的廢紙上劃上了幾筆,確定線條的粗細達到了要求,這才架在了三角尺之上。
細膩的筆尖接觸到紙面的一剎那,仿佛開始劃分出了一個時代!陳柯輕輕扶著三角尺,鴨嘴筆輕盈的走過紙面,第一條直線完美的將兩個座標連接。
對專業方面,陳柯是一個有強迫癥的人。再普通,再平凡的事情,他也希望做到盡善盡美。制圖是如此,修煉武功也是如此,技工出身的陳柯并不信奉中庸,他只相信的數據。
再次調整了一下鴨嘴筆的開合度,陳柯微微移動了一點身體的位置,開始勾勒細線。
機械圖中,粗線代表正面投影,細線是背面投影,也就是立體幾何中的虛線,表示被實體遮擋的部分。粗線,中粗線和細線的劃分很嚴格,是四二一的比例。
同樣,機械圖是三維圖形在二維紙面上的投影,因此對比例尺的要求同樣嚴格。遮擋部分并不符合現實世界的透視原理,所以必須把投影方式標注清楚。
陳柯這張圖是基礎零件,采用的是方位投影,比例尺一比一。
以后繪制異形機械零件,則會運用到圓錐投影,圓柱投影,偽圓錐投影,三角投影,八分角投影等許多繪制方法。生產機械零件的技工,同樣也需要掌握專業知識。
看不懂數據和公式,機械圖就成了“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