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鋒等四人登上樓,樓其實并不高,然而從欄桿往下看,卻是密密麻麻的人頭。
高出的這一截,顯然便是身份的象征。
欄桿的遠處,對面有一高臺,周圍有彩條懸掛,這些彩條乃是以洞冥草編綴而成,閃著各色的光芒。
殿頂處,圓鏡如月,靈光閃動,煥發著美輪美奐的光芒,顯然,這也是此處喚作“月下樓”的原因。
旁邊有圓桌,置滿了美酒佳肴,易鋒也不客氣,反正不吃白不吃。
忽的,周圍的光線齊齊的暗了下來,頂上的圓鏡輕輕的轉動,如夢似幻的月光灑向了高臺。月光輕靈地旋轉著,吸引了所有的人注意力,令得每一個人,在這一刻都屏住了呼吸。
臺上,有光暈一圈圈的散開,仙氣涌動,宛如有山岳隱現。有少女美麗無暇,在縹緲的靈境中,輕挑琴弦。
只見她,穿的是碧玉紅流彩飛花對襟襦裙,內襯藕荷色細錦抹胸,包裹出有致的形狀,梳的是美麗的靈蛇髻,斜插一支翠鳳咬珠玉步搖,正襟危坐,纖手彈琴。
輕薄的面紗,實是無法遮擋住絕美的容顏,十三四歲的俏麗模樣,卻是天生的美人胚兒。雖然這一刻,大家都已看出,她并非是清雪仙子,卻也無人不為她的嬌媚而動容。
桃腮杏臉,天生麗質,般般入畫,美不勝收。她的琴聲,帶動著流轉的月色,時而如百鳥朝鳳,時而如空谷蘭開。
這少女是誰?她和清雪仙子淡無情,又有著什么樣的關系?每一個人都在這般想著。
柳嬌花媚,粉妝玉琢,這少女就像是月中的精靈,美得仿佛不似人間所有。
琴聲陡轉,抑揚頓挫,猶如天開霧涌,云氣濤濤,又似有星河下瀉,千帆過盡,進而,輕靈得猶如竹絲,閨中情懷,纏纏綿綿,清流激瑞,暢敘幽情,竟讓人無法自拔的沉醉其中。
連易鋒一時間也頓住了筷子,如此美妙的弦音,帶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心靈觸動。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即便是對音律一竅不通的他,這一刻,也生出了這種微妙的感覺。
琴音慢慢的到了尾聲,直至回歸虛無,廳中的每一個人,兀自沉浸在繞梁三尺的余韻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光澤再一次的,一圈圈的散開,夢中精靈般的少女,抱著古琴,輕巧的立起,朝著臺下微微的鞠了一個躬,含苞待放,嬌艷欲滴,直令人無端生出憐愛之心。
光澤散去,少女抱琴飄走,眾人看著她離去的身影,留戀不已。
周圍的龍須燭,再一次的,一支支點燃,殿頂的圓鏡收回撒出的月光,照亮了下方的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