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我?”
李修遠的精神修為如同純陽之火,已經到了可以吞魔食鬼,白日顯圣的境界,別人一旦對他有了恨意或者念念不忘,他就會生出感應。
何苦李元只是個普通人,彼此之間的距離還這么近。
“恨意不淺吶!
如今他又得了一朝大儒江浩然的賞識,留到以后,就是個禍害。
須得盡早除了后患!”
李修遠心中殺意涌動,對于李元、李蒙一家人,自己原本是打算稍作懲戒,就此結束此事,可是沒有想到,李元的心中會對自己有著如此重的恨意。
這樣一個對自己恨之入骨的人繼續留在世上,讓李修遠如坐針氈。
現在的李元看起來是弱小的,但是以后呢?
斬草要除根,動手要趁早的道理,李修遠一直牢記著。
心中暗暗的對李元判了死刑。
只是心中顧忌三大儒,且這是公開的場合,不適合動手,李修遠按捺住心頭涌動的殺意,靜候良機。
在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之后,松鶴樓中的沙沙的書寫聲音才逐漸的沉寂了下去。
“還有沒有那位書生沒有寫好,再給半刻鐘的時間,若是仍是完成不了,就視作放棄了。”
詩詞文章已經收的差不多,三大儒一目十行,瀏覽著詩詞文章,只是鄭縣的文風還是淺薄許多,除了李元的文章詩句外,幾乎沒有任何一篇可以入三位大儒的法眼。
每一次看到三位大儒皺眉,縣令張寬、學政兩人,都會心跳加速,縣令、學政負有教化職責,若是下轄的地方,不能出幾個讀書好的讀書種子,對他們的政績也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他們也希望,在場的讀書人中,進入可以靈感爆棚,寫出錦繡文章,絕世好詞。
聽了縣令張寬的話,不少還沒有完全把文章潤色好的讀書人,顧不得繼續推敲揣摩,揮筆抄寫著自己修修改改了幾遍的文章。
一刻鐘后,寫完的,都交了上去,而沒有完成的,則是垂頭喪氣,耷拉著腦袋,感覺自己錯失了良機,甚為遺憾。
交過詩詞文章之后,眾人都眼巴巴的看著三大儒坐著的地方,希望能夠聽到三大儒對他們詩詞文章的評價。
但凡能夠得到一句贊賞,都將是他們以后在讀書人中吹噓炫耀的資本。
只是這個時候。
李元這位剛剛被江浩然收為弟子的讀書人,越眾而出,站了出來,伸出右手,四指緊握,食指點向了偏僻角落里面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和一個俊美的青衣少年低聲聊天的李修遠,朗聲說著。
“李修遠,你也是個讀書人,今天三位大儒同來松鶴樓,指點眾人,這是邀天之幸,何人不心中惴惴,努力寫詩寫文,以求三位大儒點撥一二。
為什么你一直憊懶不堪,只顧吃喝,絲毫沒有動筆的意思,莫非是在你的眼中沒有把三位大儒放在眼中,覺得他們不配指點你的詩詞文章?”
現在的李元風頭正勁,隨著成為江浩然大儒的弟子,也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一言既出,許多讀書人,也紛紛隨著李元的眸光投向了躲在偏僻角落里面自娛自樂的李修遠。
“李元和李修遠是什么關系?兩人有仇嗎?”
江浩然、皇甫、秋水三人聽到了李元的聲音之后,也幾乎是同時抬起了頭,意味不明的看了看李元以及李修遠。
只是看向李修遠和青衣少年白秋練、白素素的時候,縱使三人見多識廣,也忍不住被驚艷了一下。
“生的一副好皮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