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稍稍避讓過聲勢不小大乾上下自發尋找國師的行動后,唐安沒有當即找個深山就此隱逸。
乃是與原智道人共游黃山。
黃山云海氣象萬千,兩人席地而坐,期間葉卷泉水,山果充饑,相對論道。
唐安歷經幾個世界,所見所聞自然不凡,而原智道人在這個世界一心修行幾十載,也算博學多才。
這場論道足足十天,雖一直原智道人極盡謙卑,求其賜教,最終二人各有收獲。
眼見唐安已有去意,原智道人頗見不舍之情:“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與仙長有緣再見!”
唐安朗笑道:“人來送往,緣來緣散,道友也執著于此嗎?”
原智道人微微失神,搖頭長嘆,“貧道終究俗人耳!”
他再抬頭望去,身前之人已隨風而去,當真來去如清風,非紅塵中人矣。
山中不知歲月,人世滄海桑田。
國師的離去,讓乾朝上下都掀起不安,但日子照樣過,也沒見引起上下動蕩,天災**。
沒人忘記國師是具有呼風喚雨、消除疫病的神通,尤其可以灑豆成兵,落地神木,召喚神鳥。
尤其在皇帝行至人生暮年的最后一步,在垂垂老矣全境尋找那一道仙影,可直到咽氣的最后一息也無緣相見。
相辭時廖廖一言,緣盡,果真緣盡!
“真人負朕——”
皇帝霍得坐起身,雙手筆直伸出,而后仰天一嘆,終究不甘閉目,生機盡散。
大乾歷代皇帝都沒有真正放棄尋找國師行跡,尤其在大乾氣數將近,各地反旗高舉。
在代代相傳的皇家秘記下,最后一任無實權的君王,將最后一線生機寄托那飄渺的二百年前的國師。
卻只杳如黃鶴,最終國都城破,山河斷。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替代大乾的政權,卻也氣數不長,不過兩世即亡。
在位期間更是無治國之能,大興土木,一心享樂,無視民間疾苦,肆意搜尋民間美女,奢靡暴虐。
而在二百多年間的醞釀下,大乾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國師。
在京中更是國師廟香火鼎盛,每年皇家都舉行祭拜儀式。
繼位之后便即禁令全國上下供奉國師,將其打為野神。
而在不過幾十年后的如同大乾末年一般,各地反旗高舉,戰火連綿,十年后又是新一朝代建立。
開國皇帝胸懷大志,因為這十多年加上前朝的幾十年高壓政策,百姓仍然懷念以前大乾所存。
為了得民心,將大乾國師奉為新朝國師,荒廢的國師廟又重新修繕,親自率領開國功臣隆重祭拜。
這一朝代延綿了三百多年,在這近四百年的滄海桑田、世事變遷。
昔日收為下等子民的異族人死灰復燃,隱忍為奴,積蓄力量,大舉新兵南下。
眼見要被亡國,當朝皇帝帶著一直打著玄微仙人第五代真傳弟子的道人隨同立于最后要塞城高墻上。
本是要誓死守國門,卻只一道龍袍,一抹道袍,相持并列,竟是讓氣勢洶洶,兇惡成性異族人嚇得魂飛魄散,不費一兵一卒守住城。
原來對于幾百年前的乾朝國師可以撒豆成兵、召喚天兵天降神通,隨著時間洗刷都是持懷疑,覺得是夸大說法。
倒是外族人代代相傳,自有信奉的神邸,深信歷代血誡,以為是大乾國師重現人間庇護。
如此勉強讓即將潰敗的朝廷延續了十年,而后從內崩潰。
一抹類似的身影,就能將如狼似虎的異族人嚇得屁滾尿流,國師的信仰重新點燃在全國上下,從此歷代不朽。
就如同圣人先賢,一直流傳到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結束,已經成為傳統神話中極具名氣的一尊仙神。
史書工筆中都確鑿記述關于她的種種神跡,但歷國歷代各位皇帝給自己造勢都不少,只當這尤為夸張。
皆認為是口口相傳、歷代傳承將其神化成仙。
不管是古代還是進入現代科技社會,都不會有世人知道玄微道人于這番世界而言,是真正的一尊仙。
——天外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