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希望可以掌控自己的未來,所以沒有去北京青年隊,而是自己好好念書的同時,努力練籃球技術。
3年前,由于藍協高傲自大亦或者是其他原因,拒絕了美國藍協的發出的青少年籃球對抗賽邀約,轉而這場比賽變成了民間的非官方比賽。
15歲在國內念高二的張昊被帝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推薦參加中美青少年對抗賽,在極為凄慘的輸給一群十二三歲的孩子的情況下,他表現還可以,靠著當時183公分的身高,27分鐘時間搶到11個籃板球,還有不錯的跳投,拿到14分,被英格爾伍德高中的教練看中。
他家里當時算很有錢,他父親張衛東于80年代中期果斷扔掉鐵飯碗,下海經商,在海產行業打拼出一番天地,看到自家兒子被美國教練看中,再一次果斷作出選擇,把張昊送到洛杉磯留學念高中。
誰知道1993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93年后半年從1比5.7左右一路飆升到接近1比9,進口海鮮價格飆升,其他進口行業更是如此,出口是順利了,但那時候國內基礎工業還不夠完善急需外國物資的國內物價飆升,國內經濟發展陷入瓶頸期,國民收入增長放緩,張昊的父親資產也因此遇到了極大的困境。
還好張昊的父親是個果斷的人,直接拋棄之前還算廉價當時進口價格翻了一番都不止的進口市場,進入國產海鮮市場和河鮮市場,及時止損,但資產也大幅度縮水,勉強維持運營,雖然在國內也算有錢,但一年大幾萬美刀的學費、生活費、其他費用開支,也讓家里捉襟見肘,收入變少、軟妹幣換到的美刀也變少,困難程度何止翻倍。
張昊很懂事,盡量的減少個人開支,但留學生不僅學費更貴、住宿和醫療保險以及其他方面,都比美國本地人要花更多錢,和加州本地人相比,張昊要支付的學費差不多是加州本地人的三倍。
來到美國,張昊才知道,美國人喜歡留學生,是因為要用留學生來增加學校和當地財政收入,為本地學生提供高福利,不像有些人,倒貼錢找一群洋垃圾回來,甚至有畜生強迫校內女生與洋垃圾組成學習小組。
英格爾伍德本來就是全美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排在加州第5名、全美第41名,學費貴,就算張昊靠著在加州聯賽不錯的表現拿到了3000美刀一年的高中籃球獎學金,和一年1.3美刀的留學生學費比起來,也只是零頭。
不過高中家里還能負擔,現在兩年過去,高中要畢業了。
張昊考試倒沒問題,去年1月參加SAT考試,只是高三的他就拿到了1316分的好成績,那次考試平均分876分,他這成績,美國最好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也差不多是這分數,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沒問題。
而籃球方面,他在高中的表現,非但不差,反而還非常好,加州高中聯賽中最好的小前鋒之一,剛剛結束的高四賽季,他和皮爾斯一起幫助英格爾伍德高中拿下加州冠軍,加州本地有不少人聽說過他的名字。
可最近一段時間,張昊去參加了幾所大學的面試,其中加州本地的UCLA愿意提供學習獎學金,但不愿意提供籃球獎學金,不是不愿意提供全額獎金,直接把他當成了普通學生申請加入大學籃球社團,連爭取部分獎學金的資格都沒有;南加州大學愿意提供部分籃球獎學金,但不愿意提供全額獎學金,而且這部分獎學金還是要看他能不能進入校隊一線隊伍……加州和附近的亞利桑那州的大學幾乎都是愿意提供學習獎學金,籃球獎學金頂多提供部分。
這差別可大了去了,如果有籃球獎學金,不大手大腳的用,至少一年生活費夠了,可以給家里減輕很大負擔。
如果是要靠學習進大學,哪怕是名牌大學,他的高中老師可以幫他寫推薦信,他學習方面相當優秀,而對比考試成績,美國高校更看重推薦信,但籃球獎學金,老師就沒什么作用了,因為兩者是可以一起拿的,而籃球獎學金,校隊教練有幫忙推薦,可人家的母校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都不愿意給全額籃球獎學金。
目前國內人均年收入不過三四千,對比美國私立大學留學生的學費,學習獎學金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生活費都不夠,而且和高中一樣,美國大學對外國留學生,收費也比本國人貴。
至于貸款……他作為中國人,美國銀行貸款給他,簡直是癡心妄想,他倒是想要大學畢業后靠自己掙錢還,可留學生的大學學費那么大的開支,大部分美國學生都是貸款……雖然老爹那邊肯定會給錢,但張昊想要減輕家里的一部分負擔。
張昊現在心情很不咋滴,錢吶,萬惡之源!搞快錢他真不怎么會,在美國這地兒,他會個啥啊!
遙想當年作為中美青少年籃球對抗賽中國內球員里表現最好的那個被美國高中教練看中,結果來到美國,經歷的一切,和期待的、夢想的都相差甚遠。
除了殘酷,還是殘酷……等等,張昊心念一動,只有他能看得見的字幕又冒出來了。
“剩余壽命:365天,可用壽命:364天。”
“……屮!
我特么都只剩1年可活了……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顯示我可以活的時間,但兩個記憶重疊這種事都發生了……如果就一年,考慮那么多干錘子啊?
進NCAA又怎么樣?難不成一年時間去追求籃球夢?去你X的籃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