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來說,在NCAA磨練很有必要,但對你來說,你在NCAA打幾年,進步或許不會有在NBA大。
NCAA不會在圍繞一個跑位型投手制定戰術,但你已經度過了打磨自己中投的階段,如果戰術不圍繞你的中投來進行,在我看來,那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
而在NBA卻有可能出現圍繞一名投手打造戰術的機會……
這只是我的看法,我知道這很瘋狂,但我對你有信心。
但我不能幫你做決定,你考慮一下,我明天下午的飛機,我明天早上都在學校,你隨時可以來找我……”
聽到斯科特-柯林斯教練的話,原本思緒已經亂了的張昊,思路開始清晰起來。
他一開始看到選秀申請表,腦海中冒出來的想法不是思考哪里更適合他,而是——我屮艸芔茻,我要以高中生身份參加選秀?
還有就是人物,大學現在是可以隨便選了,只要選擇目標1,那就直接獲得一個禮包。
而選擇目標2,至少得被NBA球隊選中,才能拿到禮包,要是次輪被選中,也只是獲得青銅禮包。
而NBA次輪秀,平均生涯壽命才一年出頭!
不只是次輪秀,首輪秀也只有兩年多不到三年的職業壽命。
一個高中生參加選秀……
但聽到斯科特-柯林斯教練的分析后,張昊感覺教練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真的考慮過,綜合他目前的實力、打法特點等方面向他提出的建議。
還有,張昊似乎從斯科特-柯林斯那里感受到了一種情緒——對那些大學的不滿。
這種情緒,張昊感同身受!
他這幾天在糾結,明明有南加大和堪薩斯大學、斯坦福大學三個非常好的選項他卻還是無法做出決定,就是因為他憋著一股火。
他也是有脾氣的,還沒資格表達自己的不滿的時候,他會忍耐。
但現在他從無人問津變成了可以進行選擇的那個,那種情緒不斷的涌現。
只是他還得去一個大學,所以不能暴露出來,但不爽早已越來越多……
把選秀申請表收好,張昊回到了訓練場,和幫著球隊經理收拾好東西的艾普莉-克拉克一起離開了球館,準備回公寓。
回公寓休整一下,他們倆和皮爾斯今晚要一起吃晚餐。
能聚聚就多聚聚,皮爾斯那邊,他過一陣準備去他二哥那里訓練,艾普莉-克拉克也要為藝考做準備,已經報了培訓班。
住在同一公寓的他們三個,是學校體育方面的風云人物,住在一起,在校內又有著相似的名氣,自然而然的是好友。
但還能聚聚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
了解到艾普莉-克拉克決定去報考藝術專業的時候,張昊就知道,艾普莉-克拉克放棄了成為職業網球選手的夢想,而是延續她媽媽的夢想,去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這讓張昊了解到了要成為職業運動員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