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這個事情,是張昊之前用中投成長卡的時候發現的,79到80的提升難度、需要訓練的時長,比80到81都還要更難、練得更久。
而最讓他感到驚喜的是,這段時間的力量的提升,沒有影響到速度和靈活性!
成長卡最牛逼的效果再現!
剛到美國的時候,他就被主教練要求練身板,高一的一年幾乎都是在練體能、練投籃和上籃的基本功,到了第二年才直接跳級到高三擔任球隊主力。
在那段時間,他最開始是力量和速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身體壯實到一定程度后,力量訓練對速度和靈活性就有影響了,這時候斯科特-霍林斯教練就停止他的身體訓練,讓他專攻技術,等身體發育完全后,再考慮要走靈巧流還是走力量流。
張昊的想法是年輕的時候走速度、靈巧這條路,等年齡大了,過了運動能力巔峰期,再走力量這一塊。
本來這次用力量成長卡,張昊帶著很多顧慮,最擔心的是練太狠受傷了,所以只是準備嘗試一下,如果對速度和靈活性有影響、有傷病風險,那就暫時中止這項訓練。
畢竟對他來說,速度、靈活性、體力,這三點是他無球打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計劃在年齡大了之后走力量流,除了身體素質下滑的影響,還有一點很重要,七八年后,他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只有投籃這個強項,那么多年下來,單打等能力肯定也會變強。
“難道使用成長卡對某一項身體素質進行提升的時候,會免除帶來這項訓練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者是將其降到最低?”
張昊想了想,還是準備繼續訓練看看,一旦影響到了速度和靈活性,就暫時停下來,專攻投籃和跑位訓練。
訓練的情況很喜人,但最近還是有件事讓他感覺頭疼。
那就是經紀人的招聘。
有一點影響到了他目前對于厲害的經紀人的吸引力——他已經獨自把新秀合同簽下來了!
一般來說,只要有可能被NBA球隊選中的球員,經紀人們都會趨之若鶩,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工資抽成,對于經紀人來說是很大的誘惑。
經紀人這一行可沒有看起來那么好混,就像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運動員進不了NBA一樣,大部分經紀人在手底下沒有NBA球員或者沒有在海外淘金成功的球員的情況下,過得都很清貧,有時候還得自己掏腰包投資一名球員,在該球員還未找到工作的時候,他得養著,而且不一定有回報。
他現在商業方面沒什么吸引力,因為并沒有一個先例,讓他展示出商業價值,那么他目前對于厲害的經紀人的吸引力就只有第九順位新秀的保障合同的提成。
但他自己把新秀合同簽了!現在簽下經紀人,經紀人是沒有提成的,除非他主動給,不然經紀人簽下他后,要是沒有其他收入,就等于白干三年活。
他估計籃網隊那邊都沒料到著急簽約居然給他招聘經紀人這件事制造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