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總是容易重燃夢想。
但現在佩林卡有一句話想說——老弟,哥們兒的律師費還沒結!
……
……
“1995年9月2號,我,羅伯特-佩林卡,24歲,被一個18歲的大一學生NBA新秀忽悠上了賊船……”
第二天早上,佩林卡起床后,寫下了昨天的日記,就這么一句話。
以前他是不寫日記的,現在,他也不是什么正經人了。
開始工作!去注冊一家經紀公司!
不過首先得聯系亨利-托馬斯,佩林卡很敏銳的感覺出來這位沒那么有名氣的經紀人的不尋常之處,既然要開經紀公司,就得把這位老江湖挖到手。
以實在為人設的人,只要在合作期間他一直實在,不管是裝的還是真的,對于合伙人來說,都是真的。
讓佩林卡頭疼的是這個任務很艱巨,他實在是想不到他一個24歲的年輕律師、張昊一個18歲的一場NBA比賽都沒打的菜鳥,就他們倆,到底有什么資格去挖亨利-托馬斯。
這個任務,告訴別人,別人會認為他們倆年輕人太狂妄了。
但也就是狂妄而已,因為他們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做生意,不就是這樣么。
挖亨利-托馬斯,對他們來說,純屬空手套白狼……
但是,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感覺讓佩林卡很興奮!失敗了他們一點損失都沒有,成功了,他們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礎,混跡經紀人行業十幾年的亨利-托馬斯,人脈不是他們倆小年輕能比的。
如果挖走亨利-托馬斯這件事失敗了,那么,佩林卡就暫時不準備注冊經紀公司,他和張昊商量好了,他成為張昊的經紀人,去一家厲害的經紀公司工作,學習怎么做經紀人、積攢經驗、積攢人脈……
有激進路線,但激進路線如果失敗,也還有穩妥的路線,佩林卡覺得張昊的安排非常棒。
只是他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好像自己忘了什么,昨天自己很想說,但聊著聊著就被張昊給搞得忘了。
但有機會重新做與籃球有關的工作,佩林卡顧不了那么多了,就像張昊說的那樣——再不瘋狂我們就要老了。
到了傍晚,做好了會談準備的佩林卡再次約見亨利-托馬斯,一起吃晚餐。
“那個菜鳥居然是玩兒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