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戰術主要分為陣地戰和反擊戰術兩個大框架,反擊戰術很簡單,打反擊,這年頭基本上是以防守反擊為主,張昊很能理解為什么他們的反擊戰術簡單……他們球隊沒太好的打防守反擊的條件。
而陣地戰戰術框架,分為兩部分,一個部分是柴爾斯、賈森-威廉姆斯、愛德華茲三人為核心的慢節奏戰術框架。
另一個部分,就是以肯尼-安德森為核心的快節奏陣地戰攻防戰的戰術框架。
也就是他需要重新開始學習新的跑位內容。
不過,張昊看著所有戰術都有他張某人的戲份,而且還不少……“這是球隊想讓我能在任何時候上場?”
……
9月28號,全隊集合后的第二天,團隊訓練展開了。
主要就是戰術跑位訓練。
張昊覺得球隊肯定是重視他的,每個戰術里他的重要性都不低,而他能產生重要性,是因為他的投籃好。
除了投籃好,運動能力這一塊也被考慮進去了,他需要訓練的內容,比之前10來天的訓練內容要復雜。
真正的開始團隊訓練后,他容易“猶豫”這一點表現出來了。
因為知道的跑位線路太多了,有時候遇到一種站位,他腦海中出現了好幾條跑位線路。
就是出現很多選擇,而且往往比球隊戰術中的選擇更好。
但他一旦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哪怕只是球隊跑戰術,也會變得一團亂。
因為隊友無法跟著進行調節!
兩天訓練下來,張昊反而越練越亂……
最讓張昊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練得那么亂,但對比全隊,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隊友們也像是剛接觸戰術一樣!
不過隊友們比他好的一點是不會想那么多,進步看得到,而他這邊,練了依舊很亂……
到了10月1號,媒體日,今天沒有安排訓練,張昊也沒別的事兒,剛到這個地方,這地方又沒什么好玩兒的,住在車程1個多小時的澤西城的隊友還有可玩兒的事情,但他沒有,依舊早早的來到球館。
原本對于籃網隊來說,媒體日這種事,有和沒有沒什么區別,哪怕是科爾曼在的時候,他們也沒多遭媒體待見。
但這次不同,亞洲來了一大堆媒體申請參加媒體日,籃網隊管理層受寵若驚,張昊到球館的時候,工作人員非常生疏的忙碌著。
要知道,他們哪怕是打季后賽,如果對手不是人氣強隊,他們的比賽打完采訪廳都空蕩蕩的,何其凄慘,今兒個對他們來說就像見鬼了。
張昊今天有兩個專訪,不過自被選中后,他專訪的次數也挺多了,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來到球隊后還是繼續訓練,今天沒有合練,他找到了沃恩-弗萊明教他訓練接球投籃的細節。
練完接球投籃訓練后,張昊向沃恩-弗萊明說出了自己過去三天訓練的困惑。
他這三天一直都在分析也問題——自己到底該怎么做?
沃恩-弗萊明別的教不了張昊,這個,他有經驗!
他打球那么多年,有多很好的隊友,有在很強的陣容中打過球,但也有隊友很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