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終于有新東西可以學了!而且多了個門!
推開門,張昊進入了一個更大的空間,一個私人籃球訓練館一般的大房間。
籃球場!
“我現在做夢也可以訓練了?”
當張昊冒出這個疑問后,字幕很果斷的給了“學習模式中的技術動作訓練不會產生肌肉記憶”的答案。
每晚睡覺也訓練的想法落空……
“等等!”
就在張昊產生遺憾的情緒的時候,他再次看了一遍字幕的最新提示,發現了一個問題,不是不能訓練!只是不能在身體產生訓練記憶!
“也就是說我可以在夢里先練,通過對照喬丹的指導資料和比賽資料,學會了怎么練,然后再在白天練;白天訓練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可以在夢里想辦法,嘗試解決,然后在白天的時候就能更高效的訓練!”
想到這,張昊又興奮起來了,雖無法將肌肉記憶帶到現實,但可以讓他在訓練的時候少走很多彎路!
這90天壽命,花得值了!
命沒了,再賺不就行了……
“別人一天到晚想著要怎么賺錢,我一天到晚想著怎么賺命……”
張昊有點心塞……
先不去想這個了,張昊很好奇,技術剖析模式要怎么剖析?
這個想法剛冒出來,他就看到訓練房間內出現了一團“信息流”,集中到一起,成為了閃爍著藍色條紋的邁克爾-喬丹的形象,開始了翻身跳投的動作。
做完了一個翻身跳投動作后,開始了技術剖析,首先是接到球單手抓球的動作,同時有機械的電子講解聲出現:“背身一對一的條件下,單手持球比起雙手持球能更好的避開防守球員的搶斷,如果是右手投籃,這時應以左腳為軸、左手持球……”
在機械的講解聲中,又一團“信息流”出現,這次,是一個身高與喬丹一樣高的藍碼人,沒有貼緊喬丹,這時候喬丹直接左腳為軸翻身跳投出手……
這個畫面開始慢動作重復,講解聲繼續:“當防守球員并未貼緊的情況下,翻身動作可以與干拔跳投配合,以最干凈利落的方式完成進攻,此進攻方式難度極高,需要極佳的核心力量、投籃準度,優點是不易受到干擾、易造成防守球員犯規。”
緊接著,第二個翻身跳投動作開始了,藍碼人貼緊了喬丹,喬丹左手抓住球,右肩頂著藍碼人,然后用背部正面靠了藍碼人一下,隨即轉身,但這次轉身不是單純的左腳為軸,而是右腳先往遠離藍碼人的方向跨出去一步,雙腳同時發力、轉身,制造出很大的空間,跳投出手……
動作開始慢動作重復,講解聲再次出現:“當防守球員貼緊的情況下,利用背部合理撞擊使防守球員降下重心,然后借機轉身,利用雙腳起跳的空間創造出手空間,此進攻方式難度為翻身跳投技術中難度最高的一種,需要有身體條件優勢的威脅或者需要足以壓制對方的力量,以及出色的靈活性、平衡性、彈跳,,優點是易創造出極佳的投籃空間,技術要求大于投籃要求。”
緊接著,第三個翻身跳投動作,這次是喬丹跑動中背對籃筐接到球在藍碼人撲上來的時候翻身躲開藍碼人的干擾跳投出手。
第三個畫面一出來,張昊眼睛一亮!
這就是他想要的翻身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