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第一秒,張昊再次進入學習模式。
直接來到訓練房,這次,他要開始模擬訓練翻身跳投了。
心念一動,旁邊就出現了一個喬丹的立體影像開始慢動作接球翻身投籃。
和白天單純的練動作不同,這里的訓練除了練動作,還有牢記喬丹轉身時的細節。
學一項新技術,還是對自己幫助肯定會很大的技術,張昊總嫌時間太短。
很快,4個小時時間過去,張昊又“睡”了過去,再次醒來,已經是早上6點半。
“剩余壽命232天,可用壽命231天……”
洗漱、早餐過后,張昊早早的來到大陸航空球館,今晚有比賽,所以訓練量不會大,先是在訓練師的幫助下完成200個接球翻身跳投,還是參照“夢中”的訓練經驗練動作,對比第一天,現在動作明顯更像樣了。
每100個一組,每一組前50個接球翻身跳投就是純練動作,后面50個,開始嘗試在接球翻身跳投的時候找準心。
中投基本功扎實到頂尖水平,帶來的好處確實不少,雖然細節方面還沒有開始打磨,但張昊嘗試找準心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準頭還不錯!第一組訓練的情況比預計的要更好。
他相信,隨著接球翻身跳投的技術細節的學習加深,用這一招投籃,他也很快就可以將自己頂尖水平的中投能力發揮出來。
當張昊第二組訓練結束的時候,提示來了!
“特殊簽約球員張昊:接球投籃由87提升至88……”
“果然如此!”
張昊之前分析過,接球投籃達到一流水平后,常規訓練提升就很難了,所以他一直在想辦法擴寬投籃方式,現在,證明了他想的是對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張昊心情愉快。
但有一位圍觀群眾心情極度復雜。
肯尼-安德森今天出門很早,開車來到球館的時候正好看到張昊走進球館大門,停好車來到訓練場,他選擇了先看張昊訓練。
作為接近頂尖水平的球員,三分、中投、籃下進攻均不弱的肯尼-安德森自然也有過技術打磨階段,他自然知道開發一項新技術的難度。
說起來過程倒也簡單,模仿、思考、改進,然后就是靠實戰繼續強化,但用的時間往往不會短,并且最麻煩的就是從模仿到有一定實戰基礎,這段時間耗時往往最久,得看有沒有那方面天賦、是否努力。
投籃這一塊,肯尼-安德森自第一次見到張昊起,就知道張昊有天賦,但這天賦也太好了吧!
就這么幾天時間,張昊的接球翻身跳投就已經有模有樣了!
肯尼-安德森在張昊第二組接球翻身挑頭練完后,忍不住湊上去問道:“艾克斯,你到底怎么練的?怎么學得這么快?”
有的事情沒法說明白,張昊想了想,看著肯尼-安德森說道:“就這樣,看一遍,然后練著練著,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