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張昊這位得分榜第二的超級天才新秀,似乎只是休息了半節后,就已經找到了季后賽的比賽感覺了!
就一球……
場邊的德爾-哈里斯不知道啥時候已經從站在場邊皺緊眉頭變成了坐在替補席上單手撐著下巴。
看到張昊那表情冷漠但鋒芒畢露的氣質,他就知道,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
自家死小孩的適應能力,比他想象的出色程度還要更出色。
“沒想到這死小孩居然決定從防守端出發……居然敢和我想的不一樣!”
球場上,艾德尼感覺頭皮發麻。
什么叫天賦差距?
這一次他感受得清清楚楚!
他即戰力強,是因為他23歲進的NBA,大學打了4年的成年人籃球,才能進入NBA就立馬適應,而對面那個菜鳥,比他小差不多4歲,比賽經驗肯定遠不如他。
打過4次瘋狂三月比賽的他,季后賽一開始的適應方面顯然也比對面那個同屆天才更早,幾乎不用適應,直接就打出了最好的表現。
但是,對面那個天才適應得也太快了!
其實,張昊做的改變很簡單——不想著陣地戰要得多少分,好好牽制就行了,把全部體力投入到防反!
季后賽與常規賽最大的區別,是吹罰界限的模糊化。
張昊之前一直以為是季后賽允許更大的對抗、允許粗暴的防守動作。
但就首節親身體驗比賽來看,不是那么的簡單。
真正的犯規的動作,該吹還是會吹,比如首節3分11秒的時候他張某人吃到的犯規,就是在對方變向得到突破空間、他張某人失位后架肘攔人,只是蹭到了,就被吹了犯規。
犯規就是犯規。
但那些模棱兩可的情況,往往不會被吹罰,比如繞樁追防的時候,扒拉擋拆球員一下;比如突籃下的時候,如果先垂直起跳對抗后有肢體接觸,只要肢體不是故意去改變對方的身體動向,常規賽也不會被吹犯規,而到了季后賽,先肢體接觸還是先身體對抗,這個裁判不會去管。
比如,他剛才兩次對艾德尼的防守。
而這,都是國王隊對范埃克塞爾的防守!
至于坎貝爾為什么被艾德尼的突破搞得手忙腳亂?
原因很簡單,坎貝爾防內線擋拆后的繞底線,橫移速度不夠,移動不及時,空有全場最強的力量對抗,卻施展不出來。
內線防守作用往往是要看對手的,坎貝爾防奧尼爾低位接到球后的背打就是當今聯盟最強,防鋒線突破護框做得也很好,但防小控衛就是不行。
到了張昊這里,巧了,他最擅長的就是這個!
湖人隊實力方面,只要陣容齊整,肯定是有優勢的,只是首節防守端做得太不好了。
當防艾德尼突破這一點張昊可以護住籃下后,局勢瞬間變得不同了!
國王隊的打法很簡單,常規時間,里奇蒙德牽制,艾德尼利用突破在籃下得分打出威脅,吸引夾擊,然后分球給切入的隊友或者是有空位的隊友,就那么一招鮮。
這樣可以為里奇蒙德節省體力,在比分焦灼、需要更強力的單打的時候,讓里奇蒙德來。
可現在,艾德尼打不開了,接下來的3個回合,艾德尼只靠著分給底線的邁克爾-史密斯后者突破拋投命中,算上前兩個回合,國王隊5個回合下來,只拿到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