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這一刻感覺自己就像個炮架子。
‘來了……’
作為球場上的對手,張昊對鄧肯的了解,比作為球迷時的了解,有很大的不同。
鄧肯的球商看NBA比賽的都知道,很高。
但很少有人去提及鄧肯的‘職業生涯規劃’。
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鄧肯更愿意打得簡單輕松,而不是去秀個人能力。
有艾弗森和穆托姆博這樣的隊友,胡比-布朗也比現階段的波波維奇更加老辣,鄧肯把這些利用得非常好。
只是這些東西,真沒人注意到。
面對超音速隊,胡比-布朗的調整行之有效。
增加了身高,削弱了卡塞爾的補防作用。
艾弗森持球發起進攻,鄧肯作為第一出手點,削弱了喬丹換防鋒線的作用。
而且……
一支成功的球隊,打法總是會被模仿。
哪怕是總亞軍,也會選擇模仿。
76人隊開局這次進攻,妥妥的就是參照超音速隊的進攻,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良后的戰術配合!
喬丹高位策應、卡塞爾或阿泰斯特中路或側翼直插底線、喬丹再來到罰球線到頂弧之間的位置再次接應、張昊接球投……
這三角進攻的理念,胡比-布朗借鑒得非常好。
攻防轉換,超音速隊進攻。
依舊是喬治-林奇防張昊。
對比艾弗森走戰術流,張昊就要簡單多了。
三秒區右側高位接球,背打,轉身,撤步……喬治-林奇慢了一拍,很明顯的一拍,張昊撤步中投命中!
張昊的背打轉身撤步越來越強,白銀級‘撤步專家’的加成利用得已經非常嫻熟。
但打喬治-林奇這么輕松,比去年總決賽輕松非常多,更多的原因,出在喬治-林奇這個防守人身上。
31歲的喬治-林奇,對比上賽季,崩得太明顯了。
203公分高、218公分的臂展、100公斤的體重、運動能力頂級,喬治-林奇作為鋒線防守人,運動能力下滑之前,真的猛。
但高度依賴身體素質的防守方式,延續性上,遠不及鮑文、道格-克里斯蒂、以及76人隊替補席上的拉加-貝爾等人。
其實喬治-林奇對比上賽季運動能力下滑也不是說特別多,但有明顯的下滑,防守端出現的變化就格外突出。
31歲了,讓喬治-林奇改為利用自己出色的靜態身體條件去防,他也辦不到了。
而且倆冠軍戒指在手、6年3000萬養老合同到手……打比賽,喬治-林奇的好勝心和積極性不會懈怠,訓練也沒問題,但要他費勁心力的去改變打法,沒那個沖勁了。
到了76人隊進攻,艾弗森繼續走突底線將張昊從頂弧往下線壓,騰出高位空間,打高位策應分球。
鄧肯為馬特-哈普林無球擋拆后,遭遇喬丹和阿泰斯特雙人夾擊。
馬特-哈普林罰球線外一步位置接到球,中路突破,面對卡塞爾的補防,罰球線內一大步的位置拋投……
沒進,但戰術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