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國隊不是,首發階段,王治郅就被拿來當接應點、策應點用!
這些很細節的東西,阿根廷隊親自和中國隊交手,才能明確的感受到。
還有一點……中國隊是經歷過這屆世錦賽的小組賽后,才真正的完成了‘功能性’的調整,之前的訓練一直在調整,但小組賽后,才完全調整好。
信息差,也是中國隊的一個優勢。
到了首節9分47秒,張昊切入接到姚明罰球線右側的單打分球,晃一槍,收回來的阿根廷隊中鋒沃爾科維斯基跳了,張昊頂著沃爾科維斯基起跳,拉桿,拋投……
伴隨著哨響聲,張昊在對抗下拉桿保持住了穩定性、找到了投籃感覺,拋投命中!
29比26,中國隊領先3分,張昊還有加罰!
外線像喬丹、內線像馬龍,就,很沒道理!
張昊走上罰球線,加罰也中,分差拉開到4分。
首節阿根廷隊進行最后一攻,吉諾比利中距離接球跳投出手……鐵了!
張昊抓下防守籃板球后后場三分出手……不中。
首節打完,中國隊30比26領先4分結束首節!
吉諾比利的中距離,真的差,籃筐半徑三米以外,基本沒譜,還好罰球線可以,首節兩次罰球全部罰進。
但三分很不錯,首節投進了一個空位三分,加上一次接球歐洲步的扣籃、兩個罰球,拿到7分。
而且和張昊預想的差不多,吉諾比利穩定性真不好,7分,全部集中在首節4到6分鐘,這三分鐘之外,吉諾比利只有1板1助攻。
但有收回去給了籃下單打轉身的姚明一個蓋帽,運動能力相當出色。
中國隊防吉諾比利也很簡單,首先,張昊頂弧防吉諾比利單打。
吉諾比利打無球,或者突破中把球傳出去,張昊就和郭士強或胡衛東、替補登場的劉煒或李楠換防,這四人,主要防吉諾比利接球投籃,籃下交給王治郅或替補登場的姚明,底線張昊補防……
每個人的角色都很清晰,不只是隊友們角色清晰,張昊的角色,一樣清晰。
團隊進攻思路明確,防守端合理安排角色……
銀狐在1999年得到續約合同,續約至2004年奧運會后結束合同時,就決定了,要這樣調整,在98年世錦賽只是有一個萌芽而已。
銀狐沒明說,但姚明、王治郅兩位在NCAA打了三四年的球員,以及每年NCAA決賽都會看的張昊、還有國內的那些有NCAA國內直播都會看的國家隊老將,都看出來了,銀狐執教中國男籃,在打造NCAA風格的體系。
換做其他國家的籃球隊,可能會很難搞,但中國當代的籃球運動員,是真的服從安排。
花了兩次訓練營、一屆奧運會、本屆世錦賽的小組賽,終于,全隊齊心協力下,體系初步完成!
結合張昊、王治郅、姚明、胡衛東四大核心球員的個人能力,在首節靠整體實力+關鍵的球星個人單打,小勝阿根廷隊一籌!
每個人不管實力強弱,都在某一個環節發揮了自己的作用,中國男籃每個人的感覺都很爽!
這是前年的奧運會都比不上的感覺!
那時候中國隊的‘團隊協作感’,遠不及張昊的個人能力有效,但到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張昊也很興奮——‘歐式籃球的個人培養+NCAA團隊配合,果然有搞頭!問題是需要至少兩個可以打滿全場的核心球員,得有巨星水平,至少到穩定版吉諾比利或斯科拉在國際賽場的水平,或者四五個頂尖水平球員,才能有機會爭冠……’
中國籃球運動員,只要培養得當,王治郅這種國際賽場頂尖級水平的,應該沒啥大問題,只要他們這一代人取得足夠的成績,讓國家持續重視。
但巨星水平球員……確實很難得,像胡衛東、姚明那樣一眼就看得到天賦的,真不是那么容易。
人種還是有區別的,白人巨星也不是那么常見,歐美籃球運動員基數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