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向下干擾球’原則。
但裁判哨聲在張昊出手的時候就已經響起。
張昊走上罰球線,穩穩的兩罰全中!
目標明確——打迪瓦茨速度下滑!
第二輪國王隊打小牛隊的時候,這一點國王隊就利用得很好。
王治郅頂弧牽制、韋伯在拉出去的迪瓦茨背后罰球線位置給佩賈擋拆,拆開后切入。
如果迪瓦茨收籃下,那更好了,韋伯去中距離單打就行了。
本來王治郅和迪瓦茨跳球也有優勢,這一場可以讓王治郅去跳球,張昊側翼快下,但那樣南斯拉夫隊側翼先延阻、迪瓦茨退后……前面的八強賽和半決賽,南斯拉夫隊的區域夾擊和切斷球的防守,做得太好了,小組賽過后狀態完全打出來了。
能規避盡量規避。
這不,張昊跳球后快速繞過迪瓦茨快下,對方的側翼堵防和大前鋒收中路堵直接起步沖擊籃筐,做得非常好。
攻防轉換,到了南斯拉夫進攻。
馬科-雅里奇從接發球開始,就開始加快節奏。
準確的說,是從張昊罰球進了之后,就開始拉節奏了,迪瓦茨并不是籃下卡位搶板的那個,佩賈和拉德馬諾維奇才是卡位的那個,張昊罰球進了,迪瓦茨就立刻往前跑。
雅里奇推進中傳球,迪瓦茨在三分線內一步接球,再傳,拉塞科維奇接球歐洲步,跨步中的勾手……命中!
張昊還真就補到位了,但拉塞科維奇這個小后衛,歐洲步變向的節奏、起跳的時機把握、出手方式的選擇……恰到好處!
拉塞科維奇基本上等于迎著張昊的臉將球勾進了籃筐!
南斯拉夫隊的進攻,標準的傳統籃球打法——快節奏攻防轉換。
這個打法,還有一個名字——冠軍打法。
世界籃壇歷史上有三支球隊主打這個打法,美國隊,蘇聯隊,以及中國男籃目前面對的南斯拉夫隊。
而中國隊,選擇的打法,是更適合自己的類NCAA式團隊打法。
隨著比賽深入,中國落入下風了。
首節打完,靠著替補登場的姚明分球給王治郅的底角三分命中,中國隊將比分追至23比26,落后3分進入節間休息。
今晚的比賽,和前面的比賽很明顯的一個區別——姚明籃下單打被限制住了!
這是本屆世錦賽6場比賽的第一次!
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南斯拉夫隊與其他對手截然不同。
迪瓦茨、德羅布尼亞克、托馬塞維奇、科圖洛維奇、卡巴卡帕,這五位國際賽場的頂級內線,從1994年世錦賽起,就是僅次于夢二隊的奧尼爾和莫寧以及坎普、夢三隊的巴克利和馬龍以及奧尼爾和奧拉朱旺這兩支球隊的最強內線群。
中國隊內線,除了張昊可以在一些階段靠速度沖擊內線,其他時候,只能靠著中遠投能力得分。
也就是張昊、王治郅、姚明組成的前場三人組足夠強,才在首節中后段把比分給咬住了,最后還剩5秒鐘姚明接張昊發球后二傳給王治郅投進三分,才把分差縮小到3分。
外線,中國隊完全沒有優勢,整個被按著打。
到了第二節,中國隊持續陷入被動,第二節單節只拿到17分,這一節南斯拉夫隊防守端調整極為有效。
而南斯拉夫隊的進攻火力持續出色,單節拿到24分。
半場打完,中國隊40比50落后南斯拉夫隊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