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斬這么想著,吩咐百戶把妖書案高高興興的去了。
百戶看著他的身影無話可說,旁邊又一個百戶過來,手里還提著一條魚,一條上好的鰣魚,難得的美味,尋常人家吃不到,富貴人家有銀子也不一定吃得到。
這位提魚的百戶問道:“怎么著,指揮使大人這是干什么去了?”
這位百戶沒回答,而是問他手里的魚,“這魚給誰準備的?”
“還能是誰,指揮使唄。我小兒子不是娶了老劉他閨女?老劉就那一個閨女,他錦衣衛的差使眼看著就是我那小兒子繼承了。”提魚的百戶說。
“這怎么了,不順理成章,還用走后門?”百戶疑惑,繼而恍然,“也對,你那小兒子仗著你是個百戶,在街上胡作非為,我聽說前段時間還翻墻進人家里把一黃花大閨女給睡了?你這是得走后門,不然真不一定進得去。”
“去去,什么叫我兒子把她給睡了,明明是她勾引的我兒子。”提魚的百戶爭辯道。
他提魚孝敬蕭斬不是因為這個,“我是想趁南鎮撫司的明正司全面接手錦衣衛審核和考核以前,把我小兒子調進來。”
他自己的小兒子自己知道,不成器,不是練武的料子,若真按陸白的改革來,他進得去明正司,壓根就出不來,到時候只能當一個力士,就是錦衣衛里負責開路和出力的,壓根沒多少權利,就是秋風都不一定打得到。
“喲,那你可難了。”百戶笑了。
就剛才蕭斬那唯陸白馬首是瞻的樣,他不認為蕭斬會幫他的忙,“你這魚應該送給陸鎮撫使,現在他的話呀,比指揮使大人的好使。”
撂下這句話,百戶就離開,去整理妖書案的卷宗了。
陸白現在很忙。
雖然他的《桃花庵歌》,《十面埋伏》還有《牡丹亭》攪動了京城風云,弄的滿城風雨,更有昨夜破悟道石碑讓許多人修行的人驚嘆,但陸白都沒有放在心上。
這些只是順手而為之,陸白真正的風云還沒到來了,等到來的這一天,不止京城會滿城風雨,倒是天下皆驚,天庭也將為之震顫。
這個布局的開頭,就是陸白手里的這封邸報——當然,這是當今是人對這種東西的看法,陸白對它的看法是報紙。
這是這份暫時名為南鎮撫司機關報的報紙的第一期,陸白在仔細的審閱著,同時不斷地對手下的人提出修改意見。
認真講,這些人很業余,有許多地方不能讓陸白滿意,但陸白知道,這已經是他們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而且所有東西的從無到有,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陸白知道急不得。
他覺得,這份報紙真正的步入正軌,還得等到明正司的人才培養出來。
“內容上,這些歌功頌德的內容雖然一定要有,但可以少一些,你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都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說明白了。”陸白把報紙放下,“我再次說明,我不是讓你們就這些案子來評論的。”
他們的評論也沒什么價值,無非是站在皇上,錦衣衛的角度不咸不淡的評論一番而已。
幾個書吏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那我們再去改改?”
他們本來以為這差事會很輕省,萬萬想不到陸白的要求很多,不止文筆和內容上,語言上也有。
譬如鼓勵他們用半文半白的話,可以不用活少用文言文,典故也要用大路邊兒的。
說實話,這引經據典是他們最擅長,也最引以為傲的,陸白卻把他們貶了個什么都不是。
“那倒不用了。”陸白搖了搖頭。
做事不能急功近利,更要戒躁戒躁,長城不是一天壘成的,報紙也不是一天辦成的,慢慢一步一步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