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風花雪月的情節,簡直比瓊謠劇還虐人。
陳小安唯一想不通的,就是這個世界的思想境界,在文化氛圍極其被推崇下,充滿著太多的中二、文青病和人文藝術,其實就是一種自我的迷惘和放逐,因為那場長達200多年的東西方的熱戰冷戰,榨干了人類的最后一滴血性。
所以當和平的鐘聲敲響全球,被戰爭壓榨的喘不過氣來的文藝,終于迎來了復興。
卻滋生出來太多奇葩和妖孽,這也是為什么陳小安不敢碰這個世界文化產物的原因。
“難道我就這樣瞪著顯示屏?”
琢磨著總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的陳小安,突然想起在馮軍房間里,擺放在電腦桌上的靈位和三支點燃的香。
‘我的書迷就這么恨我這個抄襲者?不然像馮軍這種隨時喬峰附體的中二少年,也在偷偷祭拜我?’
不應該啊!
自己雖然是文化的搬運工,可這個世界沒有金庸,像天龍神雕這么牛逼的小說,簡直可以顛覆這個世界的武俠三觀,怎么說對本世界的文化也有貢獻,沒道理被人詛咒啊?
“看來我是被這個世界給針對了?”
好奇心下,陳小安第一次登錄上自己的官方微博。
一進入首頁,是很有古典風的設計,宛如一幅充滿詩意的江湖畫卷,陳小安看得出在運作他微博上,出版社很用心。
沒去看微博粉絲人數,陳小安把目光放在了微博最新的一條消息上。
墨染的橫幅上,寫著“時隔兩年零八個月,《天龍》終于迎來完美大結局”的十幾個標題。
而這條消息的下方,已經有數百萬人評論,似乎每一秒鐘,都在刷新單條微博評論的新記錄。
陳小安就迷了,他記得自己是一個星期前,才將《天龍八部》的最后一冊給任務出來,搬運了五六天完稿,昨天凌晨1點多才把稿子交給出版社,沒想到出版社這么給力,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拉來了這么多的水軍炒作?
“是要將《天龍》推到頭版頭條嗎?”
陳小安點開評論區一看,他人當場傻眼。
“不容易啊!太監終于良心發現?也知道填坑?我以為這一生,都會被總管坑。”太監沒鳥評論道。
“什么良心發現,分明是我點香、燃紙錢、畫個圈圈拜總管?才把將《天龍》給祭拜出。”太監沒人性。
太監有理:“燒紙點香太落后,我早在一年前做了個巫蠱木偶,直接寫上大內總管的名字,每思到書中的梗,我都要狠狠針總管數十針。大概是我心太誠,終于靈驗,才把《天龍》扎出來。”
“放屁!為了《天龍》大結局,你們知道我干了什么?我拉了一噸香,三噸黃紙去了少林寺,在嵩山山角下全點燃,差點一把火燒了少林寺,然后我被警察給拘了,判了八個月的徒刑,今早一出看守所,臥槽,《天龍》最后一冊居然快上市。看來這招有用,所以,三個月內如果總管不把《神雕》完本,我去火燒武當山。”
‘靠,這個叫‘總被太監坑’的貨是狠人啊!’陳小安懵逼。
可是這本劇不對勁啊。
新圣出版社請的是些什么水軍?哪有收了錢,這樣水作者?花錢辦壞事不說,還有這些人的網名取得好奇葩,你們家的大人心真夠大,一個個都快進宮,他們也不出來管管?
‘什么時候太監成了一種潮流?’陳小安感覺自己太落伍,得找新圣出版的主編補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