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亭也確實給力,面對三萬圍關大軍絲毫不懼。他善用各方支援,穩守關城接戰,生生將宴國三萬大軍,拖在關城下數月,直至隆冬來臨。
趁著北地冬夜大雪,過文亭率隊出關奇襲,燒盡宴國大軍糧草,導致三日后宴國大軍嘩變炸營。
他借機率衡**民大舉追襲,直追到薊都城外才得勝回師。
此役宴國三萬大軍,先后死傷超過兩萬,最終逃回薊都者,總共只有六千多人。
這場仗打下來,過文亭大名立刻傳揚天下,威震北地諸國。被諸侯譽為:“北地第一守將”、“衡斷將軍鐵門閂”等等。
宴王遭此大敗,可以說臉都丟到家了。可他總不能發動宴國全部大軍去報復,那宴國還要不要了?
氣急敗壞的宴王當廷吐血倒地,為此足足躺在床上養了半年,才勉強能夠起身處置國事。
病愈后的宴王改變策略,重金買通衡國權貴。誘惑過文亭家人犯罪,隨即以此為由,按衡國律法將過文亭家中老少斬盡殺絕。
衡國國君聞訊大驚,急忙將那勾連宴國的權貴舉家下獄,然后親往“衡斷關”向過文亭謝罪。
過文亭知此噩耗,自然悲痛欲絕。但他也明白此事無法深怪國君,罪魁禍首還是不死心的宴王。
從此國仇家恨集于一身,更加秣兵歷馬,穩守“衡斷關”。
其實宴王這事辦的很不聰明,除了看似出口惡氣,實際沒能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更令過文亭死守關隘,立誓畢生與宴國死磕到底。
后來宴**中形成一個慣例:想要提拔為領軍將領,就去“衡斷關”下沖關三日。能活著帶一半人馬回來,就可直接升任領軍大將。
宴王如此做法,也是出于無奈。反正不能舉國打你,兵派少了又肯定打不過。但本王絕不會放過你,索性拿你練兵。
一來經常襲擾,讓你永遠不得閑;二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說不定萬一你哪天失手,或者宴國冒出個領軍奇才來呢?
然而事實證明,宴王出于無奈的練兵襲擾之法,仍然是想多了。
那場大戰結束后的小二十年里,宴國前前后后派去數百支練兵隊伍。直到段舍離前往云京出使之際,過文亭也沒讓宴王,得到哪怕一名夠資格領軍的大將。
因而“衡斷將軍過文亭”的大名,在宴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許多宴國民眾不知道本國將領的名字,也不知道衡國國君的名字,但一定知道過文亭是誰。
得知幼年時便久聞其名的英雄人物在此,段舍離自然也想見上一見。
他當即運轉魔力,仰頭一聲穿云裂石般的長嘯。直震得整座關城“嗡嗡”作響,關上關下眾人頭暈腳軟,紛紛癱倒在地。
而后他才朗聲向關城上問道:“可是過文亭過將軍鎮守此關?宴國駐云京副使段舍離,請與過將軍當面敘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