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盡管勤勞如小蜜蜂,也很少在22點以前下班。
但就算是如此忙碌的生活,他也會抽出兩個小時,陪女友加班,復習傳統文化。
成功,從不會眷顧一名懶惰之人。
天賦的差距,可以用勤奮來彌補一些。
任何堅持不懈的努力,都會收獲可喜的回報。
這種自律,他認為比前世所學、所見、所聞,更讓他具有信心和底氣。
所以,就算莫名其妙,穿越到一名突發隱疾去世的陌生人身上,他也很快穩定住情緒。
也許今后未必能大富大貴,但一定會過得很不錯。
程毅長呼一口氣,感覺到雙臂有些酸軟無力,將注意力全部拉回現實。
他很奇怪,動作明明與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兩樣,體格也比其他人要健壯不少。
為什么其他人的動作看上去還是那么有力,臉上未顯出疲態呢?
是他太虛了?
表面強壯,實則身體早已被掏空?
程毅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發現他的動作在一些細節處與其他人有所差別,多半是他的發力方法不對。
繼續這樣硬練下去,有害無益。
想到此處,程毅大聲問道:
“大師兄,請問我們正在練習的這個動作,應該怎么發力呢?”
鄭威眉頭一皺,腳步頓住,知道程毅沒有認真聽他講解。
他對以前的程毅印象不錯,所以沒斥責程毅,但語氣還是有一絲不耐:
“我再說最后一遍,你們都認真聽好。”
“單臂繞弧時,臂宜伸直,肩宜放松,劃立圓,由慢而快。”
“注意三節連貫,即: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
“三節者: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雙臂繞弧時,速度要勻,不能一臂快、一臂慢,繞弧時要由腰胯帶動。”
“......”
鄭威講解得淺顯易懂,程毅理解起來并不困難。
但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程毅估計,怎么也要個兩三天,才能完全掌握。
他盡量摒除雜念,好集中精神投入到練習之中。
努力使每一次單臂繞弧的動作,都嚴格按照要求做到位。
當其他人悉數離開前院練武場,程毅還沒有停止練習。
汗水已經濕透他的衣褲,他似乎忘記了疲勞。
如果有外人在場,就會發現程毅的眉心,有一點微光在閃爍,就像在寒風中搖曳的燭火。
這點微光似有似無,若隱若現,正發揮一種神奇的能力,使程毅進入一種奇妙的狀態。
此時程毅心無雜念,迅速掌握著霍家秘宗拳練習臂功的基礎動作。
其練習的效果,遠比其他人要好,就像苦練多年一樣。
不過這種奇妙的狀態,對體力的消耗巨大。
時間只過去大約半個小時,程毅的動作就開始變形。
他被迫‘蘇醒’后,有種徒步十萬里長城的虛脫感。
真是精疲力竭,大汗淋漓。
雖然累得夠嗆,但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
累,可累得有成就感。
不管做任何事,進步總會讓人身心愉悅。
不過,他也沒練多久,來回也就幾十組動作,怎么感覺這么累?
就像前世和女友研究一夜傳統文化的副作用那么大。
這實在沒道理。
難道他真的太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