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趨入殿中,向周虞和吳清清拜道:“市拜見圣禹祭女、上將軍。”
吳清清一言不發,周虞代為發聲,他看著這位史上名氣極大,充滿神秘神話色彩的人物,似笑非笑說道:“徐仙人,聽說你早到瑯邪,在此等候陛下?”
徐福正色說道:“市不敢稱‘仙人’,稱一聲‘真人’可矣。市為陛下謀萬世仙藥,有負所托,誠惶誠恐,故早來瑯邪,等候陛下。”
“照見真靈,可稱真人……這是按你們方士修行的說法。”周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先秦之時,還沒有道教,修行之士多出于陰陽家,稱為“方士”、“術士”。
當此之時,有許多方士大家,名震天下,其名載于史冊,徐福便算之一。
“吾亦修行,卻不在你們陰陽家,可算‘真人’?”
“修行在真我不在法門,百家爭流,萬道齊放,見真我者,皆是真人。”
徐福肅然說道。
周虞頷首道:“徐真人,坐。”
“喏。”
徐福便入坐。
周虞揮一揮手,說道:“吾奉陛下命,有問于徐真人。銖,守于殿下,有窺與聞者,即誅不赦!”
驪軍偏將“銖”沉聲道:“喏!”
隨即退下,就聽殿下一陣密集聲響,殺氣四溢,籠蓋這座偏殿,是“銖”引軍環衛,密不透風,任何人都不能窺聞。
周虞深信驪軍對始皇帝的忠誠,不可能有任何問題。
于是,
他開門見山,直接說道:“徐福,你為陛下出海尋仙藥,長期不在,但大概也知道,咸陽侯、盧,及坑中四百六十術士?”
徐福神情猛地一沉,厲聲道:“侯、盧之輩,蒙騙陛下,罪不容赦,恨此二人逃得快,不在坑中!”
所謂侯、盧,即史書上“侯生”、“盧生”,也是一時聞名的術士之流,曾為始皇帝煉丹,累次不成。
三年前,此二人一本正經地論證,長生不老的仙丹是煉不成的,然后逃出咸陽,始皇帝陛下大怒,鎖拿術士四百六十人,一概坑殺。
這就是臭名昭著于史書的“焚書坑儒”事件中的“坑儒”。
實際上,焚書和坑儒是兩件事,相互之間沒有半點干系,
坑的也是術士,而非儒生。
漢代孔安國偽造《尚書》,自稱從家中墻壁里找到,獻于國家,比傳世《尚書》多出十數篇,便托稱始皇帝焚書,多出來的是世間不傳之篇章,如今僥幸得獲云云……
歷代流傳,終于坑術成為坑儒,和焚書事件合而為一。
周虞聞言,玩味問道:“那你呢?”
徐福認真說道:“吾以為,人之壽數,天地所予,譬如吾輩修行,便是取天地之精華為己用,或有移山填海之功,或能延綿壽元于世,皆天地所恩賜也。
以人力強為,欲煉天地之精華,為長生不老之丹藥,實在是謬論。候、盧之輩,豈有不知之理?彼輩欺瞞陛下,其罪當誅!”
“哦?”周虞聽得有些意思,說道,“陛下叫我問你,確有仙藥否?”
“自然!”
徐福施禮,遙拜皇帝陛下,說道,
“人力不足以煉天地之精華為不老之丹藥,然天地可矣。所謂以天地為洪爐,陰陽為碳火,造化為之,乃成仙藥。
海外之仙山,確有仙藥,即天地所生,古之仙真,亦是得仙藥而成道,乃傳修行于世間。”
周虞眼中放光,
好家伙!
先秦方士,的確有點東西。
這還是個哲學命題呢——
是先有仙藥,還是先有仙人?是人得仙藥成仙,然后傳承修行,還是人修行成仙,然后煉出仙藥?
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