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三十七年六月初七日,壬午,大暑。
陛下駐蹕臨淄郡,
上不豫,乃休止七日。
始皇帝三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庚寅。
車駕啟程,出臨淄,駕行甚緩。
始皇帝三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戊戌,
立秋,
陛下車駕入齊郡。
車駕愈緩。
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初九日,戊申,
處暑,
陛下車駕入濟北郡,見黃河道。
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十三日,丁巳,
車駕至濟北郡平原縣。
平原縣,即古平原邑,秦立國設郡縣,改平原縣,屬濟北郡。
平原縣西南,有平原津,為黃河渡。
始皇帝一行將從此處渡黃河南下,從巨鹿郡、邯鄲郡、河內郡、三川郡,直至內史郡,歸于大秦帝都咸陽。
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十三日,丁巳,陛下駐蹕平原縣,命設祭于平原津,于十五日祭祀祖先。
……
七月十五祭祀祖先,古已有之,古人稱之為“秋祭”,十分重要。
《禮記·祭統》中說:“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丞。”
到了后世,道教盛行,改七月十五秋祭為中元節,佛教盛行之后,七月十五又稱為盂蘭盆節。
……
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己未,
秋祭之日。
始皇帝陛下起車駕,往平原縣西南平原津而去。
行至途中,陛下于乘輿中突發喘渴之癥,太醫傾盡全力,直至午后,陛下方才稍微緩解。
乘輿之中,這位千古一帝虛弱到了極點,輕聲說道:“朕此病,甚于前者,恐有不言。”
中車府令趙高拜道:“臣高昧死以諫,請陛下罷秋祭。”
始皇帝不悅道:“國之大事,在祀于戎。朕早已合宇內,定于一尊,戎事于外,內必以祭祀為重。
朕即皇帝位,凡巡行者五次,便是為了宣示天下,每過山川大澤,先圣遺跡,必祭祀之。
今朕五巡,于九嶷山遙祭虞舜,于會稽祭圣禹,過海而還,至平原津,適秋祭之日,安能不祭祀以告先王列祖?
勿多言,駕往平原津。”
“唯!”
趙高再拜道,“陛下體不豫,臣請以上卿蒙毅還會稽,沿途祭山川,為陛下祈福。”
“陛下!”
丞相李斯立即出列說道,
“陛下東巡以來,凡天下事,由丞相馮去疾守咸陽而處之,然后一并追送車駕,皆由臣與上卿蒙毅一并審選,再呈陛下。
毅若去,臣恐一時力有不逮。”
趙高厲聲道:“天下事重歟?陛下重歟?”
丞相李斯避而不答,說道:“臣請中車府令還會稽,沿途祭山川,為陛下祈福。”
趙高臉色頓變。
帷幄之后,始皇帝則是嘶啞笑道:“高,閹人耳,安能祭山川神明?見辱于神明先圣,豈非罪在朕躬?”
李斯惶恐拜道:“臣謬。”
趙高臉色極其難看,深深垂首,接著低聲說道:“上卿蒙毅不可往,臣請以五大夫、上將軍周虞,圣禹祭女南還,沿途祭祀,至于會稽再祭圣王禹,為陛下祈福,豈不恰當?”
“唔……”
帷幄之后,始皇帝陛下似乎意動。
“不可!”丞相李斯當即說道,“五大夫周虞,陛下之親衛,職在衛尉,領驪軍,夙夜戍衛于陛下乘輿之側,焉能輕易離去?”
良久之后,始皇帝陛下說道:“汝等盡去,召蒙毅來。”
“唯!”
趙高喜悅道。
“唯。”
李斯的聲音,卻透著一絲無奈。
始皇帝乘輿之側,周虞騎馬,領一支驪軍,戍衛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