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非是因為自知自己做不到,所以不愿接受一個親眼目睹的人有可能做到,因此一定要詆毀他,期望他做不到,從而才能忘掉自己影子里的那一點點小,獲得一點點卑微的自我安慰。”
師兄的安慰顯然起到了反向作用,
師妹更難過了。
小師妹李秋水一向勤學好問,當即問道:“師兄,如果我們能做到心無私念,真誠地去相信對方有可能言行一致,實現‘大言’,這是不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呢?”
“或許算是吧。”
周虞說道。
“師兄也不確定?”
“對,不確定。”
“師兄也做不到?”
“做不到。”
“可是,我看師兄你無比篤定地相信,這個叫朱說的少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可以踐行自己說的話,做到‘為之不難’。”
“對。”
“那師兄為什么又說,你也做不到呢?”
周虞挑了挑眉梢,
他當然不能說,我可以前知,我知道這個叫做朱說的少年,幾年后會進士及第,后來改換姓名,認祖歸宗,他的名字叫范仲淹……
所以他只能強作認真說道:“因為啊,這世上有一些人,是我們尋常庸碌的人不配置評的!”
“比如這個少年?”
“是。”
……
應天府書院門前,
少年人朱說清瘦的身板挺得筆直,堂堂正正說道:“我今日敢言,他日也敢言。我今日敢言,他日還敢上書。我今日敢言,他日更敢革新變勢……”
“你想上書?所以,你要及第為官?”
有人問道。
“然。”少年人朱說道。
“你想更新變勢?所以,你還要拜相作宰,操持大政?”
“然。”
少年人朱說答得更加堅定。
“當今官家,曾親征以定邊境,治政亦不可謂不善,故而天下承平,處處見祥瑞,年年降祥符,及官家封禪泰山,成古今罕有之業!小小稚童,你想變革什么?”
“哈哈哈哈……”少年人朱說不禁大笑,“當今官家親征契丹,固未戰敗,但盟在城下,議在檀淵,盟約歲歲向契丹納貢!
自古戰于外,勝而納貢者,我未嘗聞之!
再言治政,必稱咸平以來之繁盛,實不見天下之苦也。
我問爾等,見過淮上災民否?見過賊人橫行否?見過官吏貪酷否?
又說什么祥瑞,天書……哈哈哈!王欽若、丁謂之流,諂媚無恥,逢迎上意,偽造祥瑞,又鼓動天子竭天下之力,封禪泰山!
泰山者,天地之通,非圣王不能封禪!
我悲泰山,自此以后,再無天子敢往封禪……”
“忤逆之徒,也想進應天府書院?”眾人之中,便有一人越眾而出,厲聲喝道,“你仰頭看看,這應天府書院之名,便是官家御賜,御筆所書!”
“哦。”少年人朱說說道,“我慕睢陽先生,故至此地,見此御筆,說了一句‘天下庠序,以此為首,何必天子筆墨言之?’,便有人與我相爭,故才有這一番爭執。
如今看來,爾輩俱是書院學子,卻是我錯了,院中皆是爾輩人物,應天府書院也當不得天下庠序之首……”
“大膽!”
“報官!請應天府衙來,鎖拿此狂徒,問他個大逆不道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