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網紅貓,以表情包王樓樓為例,樓樓生前有68萬粉絲,2017年10月16日去世時引起數十萬人哀悼,不少自媒體也跟著發文悼念。
“空巢青年”目前已成為國內的養貓大戶,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后、90后。
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未婚單身且獨居。
巧合的是,這些特征,與《寵物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2015年,日本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貓咪經濟學”。
“貓咪經濟學”是指不管經濟多么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
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隨著“貓主子”越來越受歡迎,背后的“貓咪經濟”也逐漸發展起來。
貓糧、貓舍、貓玩具、貓零食等貓咪用品,
貓醫療、貓美容、貓寄養、貓殯葬等貓服務業,
還有貓咖啡館、貓書店、貓周邊……
相比線下“吸貓”,“云養貓”的發展顯得更加蓬勃。
早期的“云養貓”,起源于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貓咪的日常,從而吸引貓奴們的圍觀。
一位叫“南七道”的作者就曾在公眾號爆料,“回憶專用小馬甲”、“瓜皮的id醬”等微博大V就是利用自己的寵物吸引了上千萬粉絲。
其中,“回憶專用小馬甲”靠著一只蘇格蘭折耳貓和一只薩摩耶犬做廣告、寫軟文,成功成為營銷號中的佼佼者。
關于這兩只寵物的周邊抽獎、微博轉發數最高超過50萬。
小馬甲的一條微博廣告的價格為2萬元左右,年收入超過800萬。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類養貓相關的APP也紛紛上線。
《貓咪后院》就是一款貓咪養成類游戲,用戶可以在APP內為貓咪添置玩具、加蓋房子等。
如今,這個游戲不僅與時俱進地推出了VR版本《貓咪后院VR》,還改編成了真人版電影,讓廣大“云吸貓患者”過足了癮。
更夸張的是,去年虛擬養貓游戲CryptoKitties登錄以太坊區塊鏈。
在萌貓和虛擬數字幣的吸引下,CryptoKitties自上線以來,就成為以太坊區塊鏈上最受歡迎的項目。
玩家可以在上面買賣并繁殖不同品種的電子寵物小貓。這個項目一度占據了以太坊15%的流量。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CryptoKitties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790萬美元,總共賣出了70000多只虛擬貓,最貴的一只賣到了2.6億人民幣。
可見,聽起來冷冰冰的區塊鏈,一旦加上貓的元素,都能加分不少。
如此大的一塊蛋糕,自然引得其它國家紛紛來搶。
吃也就吃了,咱一向大氣。
但我把你喂飽了,你自然也該回請我兩頓,怎么居然還把門用水泥給堵死了。
這把玩的也忒不仗義了。
很快,這架灣流G650平穩的降落在機場。
陸續走下飛機的范俊西,忽覺眼前一片陌生的景像:“顧科,這還是浦江機場嗎?”
“當然不是,”顧科拍了拍他的肩膀:“各位開拓者們,京都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