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一個蔡社長,讓蔡致良感覺自己像是個RB人一樣。
“那我就稱呼您蔡先生好了。”
兩人正式認識了一下,算是打下合作的基礎。
趙碩接著之前的話茬,問道:“蔡先生,你是要拍電影,還是單純地只做投資?”
蔡致良肯定地說道:“目前還是只做投資。電影公司還是一個空殼,拍電影的事,緩一緩再說。”
“只做投資也可以。去年,受福星高照的刺激,很多投資人紛紛進入電影市場,但是到了年底一算,發現還沒有股市賺錢,很多人便又撤資了。”
趙碩看著蔡致良,接著問道:“那你是準備將電影當成一份事業來做,還是撈幾票就抽身?”
話問道這個份上,蔡致良也未隱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道:“未來十年,港城電影市場的繁榮,是可以預期的,我也準備長久地做下去。”
趙碩分析道:“如果只是投資的話,首選自然是三大電影公司,就像眼下的賀歲檔,小公司的電影根本排不上好檔期,自然票房也不高,投資的價值不高,除非是特別優秀的電影。但是你也看見了,就說去年十大賣座的影片,嘉禾占據了一半,新藝城三部,德寶一部,還有一部是銀都院線的。由此便可以看出,當下港城電影市場的形勢,優秀的影片基本都出自嘉禾、新藝城與德寶三大電影公司。”
“是啊,但問題是這些大公司都不是缺錢的主兒啊。”蔡致良嘆了口氣,道:“所以啊,關鍵是撿漏的能力,就像去年的那部僵尸先生,上映之前誰都不看好的影片。”
趙碩只能苦笑道:“這種影片可不好找,只能碰運氣。”
蔡致良轉而問道:“目前港城對于最終的票房,院線和電影公司是如何分配的?”
趙碩道:“像這部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金公主院線與新藝城五五分成,如果是一般的小公司,是分不到四成的。”
“差距這么大?”
“是的,不過新藝城是由金公主娛樂絕對控股的,分賬也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其他公司肯定分不到那么多。”趙碩在新藝城工作過幾年的時間,對此比較了解。
蔡致良的手指不住地敲著桌子,感嘆道:“不到四成啊,回本可是不太容易啊。如果是四百萬的投資,就必須上千萬才能回本,誰有這個自信啊。”
趙碩道:“所以大卡司電影一般都是大公司制作的,即使電影制作公司不賺錢,也可以通過影院回本的。小公司賠不起啊,一旦制作大卡司,說不定電影還沒拍完,就已經破產了。而大公司就從容一些,像前年徐可執導的《新蜀山劍俠》,成本兩千多萬,才賣了1500多萬的票房,嘉禾也未傷及筋骨。”
“你覺得德寶公司如何?”蔡致良問道。
趙碩搖搖頭,并不看好德寶,道:“德寶公司去年收購邵氏院線,風頭正勁,以潘先生的財力,想來是不缺資金的。”
但是,蔡致良卻覺得:“正因為收購了邵氏院線,想必資金緊張,三五百萬雖然不多,也可以緩解德寶公司資金方面的緊張。”
三百萬的投資在此時的港城也是一筆巨款,雖然近年來影片的成本不斷攀升,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成本也就在一、二百萬左右,再多就得撲街了,畢竟去年港產電影票房超過500萬的,也就三十來部,相較于上百部的總量,確實不多。
趙碩心中一喜,看來確實如蔡致良所言,準備當成未來十年的事業來做。如此想著,便提出自己的建議:“致良,與其投資德寶,我覺得不如投資新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