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像程龍的電影,在北美上映之前便有媒體紛紛報道。等電影一上映,票房時好時壞,消息會第一時間傳回香港。
但是《秋天的童話》不一樣,來的有些突然,媒體一時間也沒有第二手的資料,以至于各大報紙紛紛轉載,造成了一種錯覺,好像《秋天的童話》真的在北美票房大賣。
德寶院線見有機可乘,重新在影院上映了《秋天的童話》,并加大了宣傳,半個月的時間竟然收獲350多萬的票房,這是后話。
“阿良,這宣傳的實在有些過火了。”章婉婷拍著報紙,有些不好意思,看的自己都有些臉紅,畢竟她因為這部電影,被北美觀眾譽為香港第一導演。
“這就像泡沫一樣,很快就會被媒體戳破的。”
江之強“哈哈”笑道:“戳破是必然,就是媒體不戳破,過一段時間,阿良也會自己戳破這個……氣泡。”
章婉婷只是導演,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看著蔡致良,道:“什么意思?”
蔡致良也笑道:“知我者,江公也。”
“不敢當不敢當。”江之強笑著擺擺手。
蔡致良隨后解釋道:“這本來就是一個宣傳,讓香港同行知道,《秋天的童話》雖然沒有大賣,但確實在北美上映了。也就是說,我們有在北美發行電影的能力。相信很多電影公司,會來找我們商談電影在北美發行的事情。”
蔡氏影業和安樂影業都沒有什么片源,前者成立時間太短,也沒制作幾部電影,而后者以買賣歐美電影為生,僅有電影在香港的版權。
于是,便只能通過宣傳,吸引廣大的電影公司合作。除了幾家大公司,大多數電影公司是沒有發行能力的,更別說北美市場。
電影從業者都知道,北美市場龐大,就像拉車的毛驢看著前方的蘿卜,看得見,吃不到。
即便是將電影賣到北美,取得不錯的票房,當然,這也是相對于香港電影而言,卻總因為發行方各種拖延,遲遲拿不到票房分成。
“這部電影在北美上映后,以目前的趨勢,扣除發行和宣傳等相關費用,還要虧幾萬美元,換算成港元,也有小二十萬了。”作為蔡氏影業的代表,對于此次電影發行的會計核算,章婉婷很清楚。
蔡致良道:“所以戳破泡沫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怎么壓得住成本,公司又如何盈利。”
章婉婷道:“這次去美國,我找同學專門研究了一下港片數據。最賣座的港片還是《天下第一拳》和《龍爭虎斗》,在兩千萬美元以上,這都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要想大破港片在北美的票房紀錄,還得再等十年后,《紅番區》上映。
江之強道:“所以我們做的是發行。破產的制片公司很多,但是很少有發行公司倒閉。”
“發行公司?成立一個發行公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還不如收購……”
話未說完,章婉婷轉視江之強,道:“有幾天沒看到你,就是去談判了?”
江之強也沒有否認,含糊其辭道:“接觸了一家電影公司,主要是發行恐怖片,幾十年來也沒什么發展,股東近期有意出售。”
原本按照蔡致良和江之強計劃,是尋找一家發行公司代為發行,但是經過一番調查后發現,這種方法行不通,為了維持公司長久運營,初期還是以賺取發行費用為主,兼顧市場的培養。發行公司才是穩賺不賠的,當然前提是有好片源,而他們每年有數百部港片可以選擇,從中挑選10部適合北美的,還是很有希望的。
現在的北美正處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洗牌階段,六大公司賺的盤滿缽滿,而小公司卻是發展艱難。這也給了蔡致良和江之強機會,能夠順利收購一家發行公司。
再者,北美距離香港太遠,彼此之間也不熟悉,這就為連接雙方的發行公司的利潤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