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好的建議?”
鄭一鳴早有準備,從公文包里再拿出一份文件遞給蔡致良,道:“這是之前購入的恒指期貨,還有我后來買的日經225指數期貨,成倍的增長,我覺得有必要繼續加大投入。”
蔡致良接過來,也沒有翻看,直接放在桌子上,這本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道:“你最近關注美國方面的新聞沒有,股市的快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呢。”
鄭一鳴笑道:“高盛最新的預測是冬天,離現在還有半年的時間,這已經是最不樂觀的情況了,大多數媒體及權威機構的預測最早也到明年春天了。”
“金融市場的風險,誰又料的準,說不得就提前了。”
蔡致良轉而道:“我認為目前還是投資房地產市場,更為可靠,房地產市場下行的風險幾乎是很小的。你也了解,過兩天我名下就會有一家地產公司,將來也有希望成為華人置業那樣的大企業。”
鄭一鳴道:“三千萬對于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也就是幾個樓花,或者幾層寫字樓,短時間內盈利,遠遠比不上證券市場盈利所得。我建議繼續加大對股市的投入,等平倉后再投資房地產市場也不晚。”
現在已經5月份了,恒指大漲,已經接近2900點,但是依舊與蔡致良的記憶相差甚遠。
想到此,蔡致良覺得也可以繼續持倉,畢竟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啊,道:“那就繼續持倉吧。”
鄭一鳴起身,一鞠躬,道:“謝謝信任。”
“說感謝的應該是我。”
蔡致良請鄭一鳴坐下,道:“你可以多關注觀注大宗商品和期貨。”
“大宗商品……比如呢?”鄭一鳴有些沒反應過來。
“比如鋼鐵、煤炭、石油……”蔡致良大概點了幾樣,接著解釋道:“隨著內地的開放,必然會消耗大量的煤炭、鋼鐵以及石油。大陸雖然廣袤,卻也經不住消耗,遲早要從外面進口的。”
鄭一鳴道:“可是據我所知,你說的這三樣,內地存儲豐富,哪里需要進口。就說石油吧,高品質的石油或許需要進口,但也是很少量的。反倒是出口量年年攀升,去年一年就出口了上億美元的石油,是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國之一。”
對于大宗商品的交易,鄭一鳴顯然也是做過功課的。
“你說的是過去,這種情形是持續不了太久的,畢竟那里有十億人。現階段的出口,也只是政府需要美元外匯而已。”
蔡致良對此專門強調,道:“你還是保持關注,遇到機會就要抓住。龐大的人口基數,所帶來的人力成本優勢,有望成為下一個承接世界制造業轉移的中心,必然需要大宗商品的輸入,所帶來的的影響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導致大宗商品的價格快速上漲。”
鄭一鳴道:“以內地目前的狀況,應該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或許十年后也說不定呢。”
“用不了那么久,就說制衣業吧,港城的份額已經大幅減少了,去年就失去了頭把交椅。”
商談好大致投資方向后,鄭一鳴干勁十足,便著手去準備了。
過了幾天,似乎是為了將來能夠成功收購香港大酒店,劉鸞雄特意組織的一場酒會,顯得信心十足。
但是以劉鸞雄的狡詐多變,內里的情形,誰又能了解呢。
蔡致良也去了,順便看看方向。
“阿良……”
蔡致良轉身一看,見是劉鸞鴻,便停下腳步,等了一等。
“細劉生……”
劉鸞鴻緊走兩步,與蔡致良并肩而行,道:“估摸著你要來,聽說你從銀行貸了數千萬,也準備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