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酒店的路上,蔡致良一直思考著如何才能投資《雨人》,既然碰上了,總得分一杯羹不是。
“喬治,再去喝一杯?”蔡致良向喬治?史密斯邀請道。
“好啊。”
于是四人又找了間酒吧,準備繼續之前的話題。
“喬治,接下來有什么打算,還是繼續制作發行低成本的恐怖片和所謂的藝術片嗎?”一起干了一杯之后,蔡致良開口問道。
藍鳥影業制作發行的電影主要有三大類,低成本的恐怖片,圣費爾南多谷的藝術片以及歐美電影節上購買的影片。
“你說漏了一個。”喬治笑著補充道,“東方好萊塢的影片。”
蔡致良卻是搖頭,道:“東方沒有好萊塢,對于北美來說,港片也是小眾的,文化的隔閡是最大的問題,票房還比不上歐洲的文藝片。”
“你有什么計劃嗎,別跟我說,又是剛才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喬治徑直問道。
“知我者,喬治也。”蔡致良舉起酒杯示意。
“我調查過北美的電影市場,包括四十年代的派拉蒙裁決。當時的情況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壟斷了電影市場,以至于中小型制片商的影片很難打入被大片場控制的首輪影院,于是這些中小型制片商紛紛面臨破產的窘境,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于是便誕生了派拉蒙裁決,將院線業務從大型電影公司剝離。”
對于電影的歷史,喬治比蔡致良更清楚,只是不明白他提起往事的用意。
蔡致良話鋒一轉,道:“但是里根政府上臺以來,廢止了派拉蒙裁決,新一輪的兼并壟斷浪潮又開始了。于是各大電影公司又開始重新控制影院,這一下子好像又回到了四十年代之前,小型片商再次面臨生存的問題。我想你近幾年應該很有體會。
如果繼續之前的業務,那么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慢慢的消失,第二條路便是被收購,成為大公司片庫的一部分。”
“所以呢?”
“所以我們應該進入商業大片領域,至少保證每年一部,或者兩年一部的拍攝速度,是自己制片也好,聯合制片也好,迅速讓自己壯大起來,如此,才能在未來有與大公司談判的籌碼,而不是像垃圾一樣被倒進垃圾桶。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藍鳥影業成立于二十年前,當時有多少家制片商,現在又還剩下多少,你應該比我更清楚。”
見喬治始終猶豫,蔡致良便加碼道:“泰特先生此時出售手里的股份,是否也有這方面的顧慮呢?我已經決定投資這部電影,但是也尊重你的選擇,以及泰特先生的意見。如果藍鳥影業依舊不同意也沒關系,我會重新注冊一家影業公司。”
喬治思索片刻,道:“為什么是這部電影?”
在喬治看來,這部電影依舊沒有可取之處。
“因為史蒂文。”這當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原因,但為了說服喬治站在自己一邊,只能道:“中國有句古話,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當然了,這也談不上什么雪中送炭,憑借史蒂文過往的票房戰績,肯定有大公司愿意砸這3000萬。對于我們來講,3000是難以想象的資金,但是對于大公司來講,這都是毛毛雨。這是一個交好史蒂文的機會,即使無法收回成本,線上線下收益,賠本的幾率也不大。”
喬治心事重重,很快便告辭離開了。
“阿良,你這是在冒險。”說話的是江之強。
“做什么事情沒有風險啊,風險便意味著收益。”蔡致良笑道:“放心好了,既然費了這么多的心思,才入股藍鳥影業,我不會讓它破產的。只要這部傳記片能夠成功,我們才能夠在北美市場站穩腳跟。藍鳥影業的規模有些小了,發行電影方面還是顯得吃力。”
“唉,都有些后悔跟你合伙做生意了。”江之強感嘆了一句,道:“我明天回去,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