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哪個做空日經指數的馬丁·安德森嗎?”鄭一鳴反問了一句,顯然是聽說過這個人的。
蔡致良點點頭,道:“是的。”
“他來香港做什么,做空恒生指數嗎?”鄭一鳴有些警惕,道:“恕我直言,月前回收資金,我本就是不贊成的。現如今,恒生指數即將突破4000點,全球股市也是一片大好。你可不要被他蠱惑了,我可是聽說,他因為之前做空日經指數,已經破產了。”
進入10月份以來,港股表現非常搶眼。10月1日是中國國慶節,就在當日,恒生指數上升到3968點,第二天更是創下了54.1億的成交量。此種表現給了股民們信心,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等待恒生指數攀上4000點的新高。
聯交所主席李福兆在《證券月刊》本月卷首的“主席報告”欄目中,頗為興奮地寫道:
“香港股市在九月下旬至十月,成交額及指數均創下歷史性高峰,高達五十億元的一天成交金額,是可喜的大突破,回顧香港聯合交易所在未啟業前一段頗長的時間,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約二億元,委員會初期計劃之電腦交易系統,亦只以三倍于當時之每日成交金額為標準,如以目前之情況而論,我們的電腦實在是成交量超出二十倍強而仍能揮灑自如,此乃是由于開業以后,委員會密切注意市道發展趨勢,預計到出乎意表之市場需要,因而決定增設后備電腦系統,而將新置之有關電腦器材易替舊的一套,故能發揮功能應付更大的成交量,我們對是項決策的成功感到快慰。”
蔡致良道:“這次不是日經指數,是美股,做空美股。”
“那風險更大了。”鄭一鳴直搖頭。
到80年代時,美國股市已經歷了50年的牛市,股票市值從1980年的24720億美元上升到1986年的59950億美元。
蔡致良道:“但是收益也大,你先接觸一下馬丁,說不定你會認同他的理論。”
“他什么時候到港?”鄭一鳴心里打定主意要攪黃這次合作。
“就這兩天吧,我當時說要給他投資5000萬美元,想來對他觸動很大,說不定人已經到港了。”蔡致良說著便自顧自笑了起來。
“那這份文件?”鄭一鳴指著桌面的文件,只要賬上沒有了資金,也就不存在做空美股的事情。
“收購地產公司的事情,還是先放一放吧。”蔡致良道,“這次借與馬丁合作,也可以增強對美股股市的了解,以后我們終將會涉及到的。”
“明白。”鄭一鳴點點頭,分散資產對公司是有益的。
沒想到臨出門時,卻聽到蔡致良說道:“如果此次與馬丁談不攏,我們就做空日經指數好了。”
鄭一鳴沒有說話,就當是某人說夢話好了。
下午,蔡致良離開公司時,在地下車庫碰見了大舅,趙寶成,這也是一個不算意外的意外,也說明趙寶成依舊活躍在股市。
趙寶成不是一個人,還跟著幾個朋友,邊走邊大聲談論著股市。
“大舅……”蔡致良打了聲招呼。
“阿良。”趙寶成很高興,道:“前幾天見到小鄭,說你去日本了,什么時候回來的?”
“剛回來沒兩天。”蔡致良勸道,“大舅,趁現在形勢好,趕緊收手吧,股市要變天了。”
“這是什么話,正要趁著形勢好,才能賺錢。”趙寶成兩眼一瞪,道:“阿良,不是大舅說你,明秀日報竟說一些掃興的話,結果怎么樣呢,股市大漲。你現在有功夫,就該整頓一下報社。”
甥舅二人話不投機,寒暄了兩句,便各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