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哪兩家公司?”劉永凱有些好奇。
“一家是可口可樂公司……”蔡致良緩緩地說道,停頓了下來,看劉永凱的反應。
“可口可樂的股價已經跌至22美元,看似快接近19美元的歷史最低值了,不過去年可口可樂公司剛剛股本拆分,每一股分拆為三股,所以股價也不算是低位,也僅僅是跌去了近兩年的增長而已。”劉永凱對可口可樂公司股票了如指掌,道,“經過更換配方風波之后,雖然市場有所鞏固,但是前景依舊并不明朗。”
換配方風波指的是,由于百事可樂的前追后堵,可口可樂市場占有率大幅下滑,為了保住自己在碳酸飲料領域的統治地位,有了換配方的想法。經過街頭20萬人盲測,可口可樂自信找到了最受歡迎的配方。
但是更換配方之后,可口可樂銷量更是大跌,大量可口可樂忠實愛好者消費者不斷投訴,不得已換回原來的配方,于是銷量又恢復了。可口可樂的昏招,反而成為營銷史上的經典案例。
蔡致良繼續說道:“還有一家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這個時代,能夠在未來大賺的股票,蔡致良記得的不多,要不是因為巴菲特的傳奇,也不會知曉投資可口可樂會這么賺錢。
劉永凱似乎對各大公司如數家珍,道:“巴菲特先生創立的公司,不過該公司股價已經漲到3000多美元一股了,當然,這是股災前的數據,但這股價確實太高了。”
正如劉永凱所說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是難以理解的,三十年后更是漲到了30萬美元一股,而像大多數公司,比如可口可樂,之所以拆分股本,就是為了將股價保持在低位,更加便于流通。
而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似乎就是為了長期持有,而不是用來交易。
“最新的數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在昨天下跌四分之一,目前在2500美元上下徘徊。您選擇的這兩家,實在是不好評判。”劉永凱補充道。
“巴菲特先生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時候,每股不過7美元,還是個不景氣的紡織廠,當時又有誰能想到股價會超過3000美元呢。”蔡致良反問了一句,接著道:“我投資的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而是巴菲特先生精準的投資眼光。”
“既然蔡先生已經深思熟慮過,我就不再多做介紹了。”劉永凱問道,“建多大的倉位?”
蔡致良道:“兩億美元,包括1萬股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剩下的用來收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能收多少是多少。”
劉永凱點點頭,道:“按照目前的股價,應該能入手700余萬股,不過這需要一定時間,畢竟占據流通股的2%。而就在前年,可口可樂公司將51%的股票出售給公眾,以至于現在市場上多是散股,收購起來并不困難。而巴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不一樣,由于高股價,市場上流通的散股不多,股災之前每天的交易量也不超過100股。”
“盡量在兩周之內完成。”蔡致良也知道需要時間,但是時間長了難免夜長夢多,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漲的越快,就會平白虧不少。
見蔡致良給了兩周的期限,劉永凱點點頭,道:“沒問題。下午兩點開始建倉,只要我們開始收購,想來會有很多人樂意出售手里的股票。”
蔡致良隨即結算了馬丁?安德森的傭金,以及需要支付給泰特先生385萬美元的支票。
除去用于收購的兩億美元以及,剩余的近四億美元一部分兌換成港幣,畢竟之前抽干了蔡氏影業,明秀報社以及名下的物業公司的資金,剩下的全部兌換成了日元。
“你們銀行提供貸款業務嗎?”錢自然是多多益善,而蔡致良大部分收益還需要收購一些港城的資產。
“當然。”劉永凱道,“蔡先生,您是花旗銀行的優質客戶,會為您提供最優惠的貸款利率。”
“我需要貸5億美元。”既然有戲,蔡致良自然要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