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致良道:“你定個計劃,不過明年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雨人》上面,藍鳥影業離開院線電影已經太久了,先積累一些經驗,你是著手招聘也好,自己培養也罷,總之先把人手補齊了。”
“已經在招聘了,近兩年破產,或公司被兼并的電影公司很多。”說到這里,喬治·史密斯頓時感覺有些慶幸。
“嗯。”蔡致良想到哪說到哪兒,道:“還有就是發行渠道,我希望兩年之后,藍鳥影業是一家擁有全美發行能力的電影公司。”
“近兩年有不少破產的電影公司,只要資金到位,到時收購一家具備西部發行能力的電影公司。”喬治·史密斯也想啊,關鍵還是缺錢啊。
“等《雨人》上映吧。”蔡致良不會再投入資金了,等《雨人》的票房分成到賬之后,再談收購不遲,現在還未進入九十年代,時間還來得及。
兩天之后,蔡致良與景辰,喬治·史密斯前往洛杉磯,與聯美影業商談電影《雨人》的投資。
說是聯美公司,其實應該叫米高梅-聯美電影公司。米高梅和聯美當年同屬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如今即使是合并在一起,在電影市場的占有率也不到5%,與巔峰之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米高梅自從七十年代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科里安收購之后,就不在僅僅是一家電影公司,主營業務也從電影業轉變成賭場和賓館業,甚至在七十年代末期因為電影業務盈利不佳,一度停產。
在1981年收購聯美公司之后,組成米高梅-聯美公司,雖然一度看到復興的希望,卻依舊沒有什么起色,甚至在1985年的時候,還需要出售部分1948年之前電視劇集版權,以幫助公司度過難關。
要不是公司不景氣,以米高梅這個名字,也輪不到藍鳥影業投資。目前米高梅-聯美公司最重要的品牌就是007電影,也在明年拍攝制作,于是就沒有充足的資金顧及《雨人》的制作,真是天佑藍鳥。
“這位是制片人,喬恩·彼得斯先生。”喬治為蔡致良介紹道。
“恭喜蔡先生入主藍鳥影業。”喬恩·彼得斯率先開口。
蔡致良道:“謝謝。”
“這位就是導演,巴瑞·萊文森……”喬治接著介紹。
“我看過你導演的《少年福爾摩斯》,真是一部令人驚嘆的杰作,相信《雨人》也一樣。”
《少年福爾摩斯》是有斯皮爾伯格制片,巴瑞·萊文森執導的電影,敘事風格質樸,很適合《雨人》。
“那是我的榮幸。”
美國電影采用制片人制度,也就是導演負責拍攝,但是影片風格,最終剪輯都是有制片人說了算。
或許是遇到熟悉的事業,喬治有著令人驚嘆的口才,與蔡致良以往對喬治的印象大行徑庭。
談妥《雨人》的制作與發行,蔡致良在洛杉磯住了一晚,第二天便與景辰,經停東京,返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