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成本更低,僅僅憑借低價傾銷,就能將對手擠兌至破產。”蔡致良末了又加了一句,道:“就像二十年之前,港城從日本、歐美承接制衣業一般。”
兩人并肩而行,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只是雙方說起話來都很客氣,沒有了往日的親密。
“都說心寬體胖,看來你在廣州過得還如意。”蔡致良莫名的調侃了一句。
方菁瑤突然停下腳步,直愣愣地盯著蔡致良,隨后指著前面,道:“我到了,再見。”
方菁瑤隨即加快腳步,直到消失在視線中,也不知道因何突然變了臉色。
“蔡先生,還要繼續逛嗎?”帕塔近前問道,他是無所謂的。
“去吃飯吧。”蔡致良也沒了繼續逛的心情。
帕塔看看天色,想說時間還早,但是看看蔡致良的臉色,也就沒有說出口,跟在蔡致良身后,盡到一個司機的責任。
臨近中午,蔡致良回到酒店時,遇見一個實在是不想遇見的人。
“阿良,這么巧啊。”
“姑父,四爺爺也來了嗎?”蔡致良不情愿的稱呼了一聲。
龐松搖搖頭,道:“沒有,馬來更暖和一些,老爺子冬天一般是不出門的。”
蔡致良見龐松沒有介紹同伴的意思,也就沒有打招呼,道:“你這次親自來,是投資什么項目嗎?”
“是一家淀粉廠,還在選址。”龐松簡單說了一下,隨即提起鮑國威,道:“鮑先生實在是多心了,一聲不吭便離職了,讓我好生惋惜。”
蔡致良笑笑,沒有評論,道:“我也是聽說了,前些天想邀他回報社,被他拒絕了。”
這自然不是真的,鮑國威已經開始著手明秀周刊的發行。
“鮑先生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就是有時候不夠果決。”龐松似是有些遺憾,隨即道,“你最近在關注什么項目,要是方便的話,可以一起合作。”
蔡致良道:“現在股市暴跌,到處都是抄底的機會,哪里還需要合作,閉著眼睛買便是了。”
“股災以來,被除牌的公司都有好幾家,這萬一,一腳陷進泥潭里,想拔都拔不出來了。”龐松淡淡地道:“如果阿良覺得不方便說的話,那就算了。”
“其時啊,最大的機會是在內地,大多數工廠,尤其是國有工廠。不說南方,從長江流域到東北,哦……重工業,體現一個國家實力的標志性產業,如果有人投資,更換設備的話,想來是不愁銷路的。以康泰集團的人脈和影響力,應該能夠有更大的收獲。”蔡致良點到為止。
“是嗎?”龐松疑惑地看了蔡致良一眼,道:“阿良,這有些遠,你投資了?”
“我現在連擴大一下特區制衣廠的規模,都無法如意,就別提重工業了。”蔡致良擺擺手,道:“等過個一兩年,我應該會去看看,穩賺不賠的生意,這兩年,你應該有感覺。”
蔡致良希望龐松如自己所言,去大舉投資,或許等待他的將是一個足夠其掙扎數年的泥潭。
“就是隆昌建立的那家制衣廠?”龐松顯然也聽過的。
“是啊……”
蔡致良與龐松寒暄了幾句,便各自離去。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周海與蔡致良才見到那位陳主任,拿下工廠后面那塊地皮沒有問題,但是陳主任明顯對蔡致良的紡織城計劃不感興趣。
不過也總算有些收獲吧,希望趙志遠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驚喜。
蔡致良不知道,在他視察工廠的這兩天,關于他收購置地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