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碩道:“新藝城都要散了,片場自然也需要買家。”
“新藝城的片場就算了。”蔡致良搖搖頭,面積不大,價格又高,不是理想的片場,道:“你去將軍澳,TVB旁邊,那里地價便宜,買上幾百畝地,我們可以新建一座影視城。”
“影視城?”趙碩發現自己低估了蔡致良的決心,道:“只是將軍澳那邊,雖然在建設新市鎮,但是自從股災以來,已經停滯了,也沒有什么人入住,還是一個比較荒涼的地方。如果我們此時購地的話,還需要自己平整土地,所投入的資金,可就不止幾千萬了。”
“沒關系,地價也是可以升值的,此時正是入手的時機。”蔡致良不以為然,道:“隨著港片的繁榮,獨立制片公司越來越多,它們也需要租賃一個片場。”
趙碩估算了一下,道:“可是這么大的資金投入,蔡氏影業可承擔不起。”
“可以分期建設,關鍵是那幾百畝地,即便是開發房地產,也能夠大賺一筆。”
即使自己不出手,也會有其他公司覬覦。原時空中,TVB聯合本港六家電影公司從嘉禾嘴里搶下這塊肥肉,這也一度成為21世紀TVB最值錢的產業。或許在過十年,電影行業不景氣了,還可以租賃給TVB,或者開發房地產,無論怎么看都是不吃虧的。
“政府正在吸引投資,這也正是我們的機會,價格不會很高。先建一座民國街,我們拍攝黃飛鴻系列。小時候,最喜歡看關德興老先生扮演的黃飛鴻了。”
從五十年代開始,一直到七十年代末,關德興拍攝了近百部黃飛鴻系列的電影,伴隨了蔡致良的學生時代。
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市民愛看黃飛鴻的故事,要不然就不會接連不斷地出現數百部以黃飛鴻為主角的電影。
“黃飛鴻?”趙碩覺得蔡致良的思維有些跳,剛還說著影視城,就突然跳到了黃飛鴻電影,提醒道:“黃飛鴻的電影一拍就是幾百部,觀眾都看膩了,這才銷聲匿跡的。”
從不同的角度,自然得出不同的結論。
“《英雄本色》,《倩女幽魂》不都是二十年前的電影,而這二十年的時間,電影技術飛速發展,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同意的故事,完全可以拍出不一樣的效果。況且,觀眾已經十年沒有看到黃飛鴻了,更別說年輕的觀眾了。”
“那我們找誰來演黃飛鴻呢,目前能打的角色都在嘉禾公司與TVB。”見反對無效,蔡致良問起主角的人選。
“那只是本港。”蔡致良笑道,“如今臺灣解嚴了,內地的演員也是可以考慮的,比如《少林寺》的覺遠。”
“你是說李蓮杰?”趙碩點點頭,道:“這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功夫和人氣都是不缺的。當年《少林寺》在東南亞連連打破票房記錄,尤其是在日本,創下36億日元的票房。”
“你接觸一些,最好你簽五年以上的長約。不過,最好找編劇先寫一個劇本出來,《倩女幽魂》的那個編劇就不錯,整理一個黃飛鴻的故事,順便跟徐可透個消息。”蔡致良說完,又強調道,“片場要大,怎么也得有四五百畝吧。”
“我盡量。”趙碩也不敢打包票,雖然目前是荒涼之地,但是本港畢竟面積有限,政府不一定愿意供應這么多土地,去建設一個影視城。
隨后,蔡致良與趙碩敲定了公司未來一年的工作安排。之所以這么重視,是因為蔡致良發現,相比于地產,銀行,報社,貿易公司,影視公司還是目前最有能力提供現金流的公司。或許銀行和地產未來的發展能夠提供更多的利潤,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