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笑道:“我這點水平,哪里競爭得過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大企業。”
“內陸市場太大,足以容得下十家八家的,你只需要搶占市場,把握住先機即可。現在的內地,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至于利潤,相信我,肯定比你爸的鋪子賺錢。”
趙志強思索片刻,道:“表哥,你覺著我開咖啡店怎么樣?”
“那也行。”蔡致良說完才反應過來,問道:“你說什么,咖啡店?”
“是的,現磨的咖啡,不是那種速溶的。”趙志強強調了一句。
“要不你還是做速溶的吧。”蔡致良退而求其次,也知道現磨的咖啡成本更高,道:“我給你找一處門面,先看看效果。不過,快餐,大部人都可以吃,而咖啡僅有少部分人喝。”
不管你是否幸運,咖啡都不會成為必需品。
“那我再想想。”趙志強有些猶豫。
“不必了。”萬事開頭難,計劃太久,就會失去期初的銳氣,再沒有動靜。蔡致良連忙擺手,道:“你看什么時間,店鋪怎么裝修,跟我說一聲。也不要只賣咖啡,順帶也可以賣奶茶,點心之類的。”
這說著說著,似乎是又回到了趙家的老本行。
就這樣聊到中午,也沒個結果,吃過午飯,蔡致良讓帕塔送趙志強回去。
月底的時候,蔡致良同楚天行、帕塔一道前往臺灣,參加金和德州電子廠的奠基儀式。
這是臺灣第一座專業的DRAM生產廠,看在工研院的面子上,來了不少業界的牛人。蔡致良在廖成凱的引見下,認識了一些業內人士。
“你那邊要加快進展了,我們建設的,是一個隨時可能過時的技術,肯多人都在等著看我們的笑話呢。”蔡致良轉悠了一圈,雖然眾人都很熱情,但是也能感覺到他們的幸災樂禍。
金河德州電子生產的是1M的DRAM,雖然還算是現在的主流產品,但是估計再有半年多的時間,也就是力微電子1M的DRAM量產時,就該轉向4M,甚至16M技術了,差距還是蠻大的。
“哪兒有你說的那么夸張。”廖成凱卻沒有這么憂慮,道:“這幾年市場不景氣,臺灣的技術依舊停留在256K,我們并不落后。就說茂矽電子吧,雖然陳博士有技術,卻依舊沒能建立自己的晶圓廠,目前還是委托日韓那邊的晶圓廠代加工。等我們這座晶圓廠完工,完全可以將這部分訂單承接過來。按照以往市場規律,蕭條了這么久,也該回暖了。只要趕上這波紅利,我有信心兩年之內收回成本。”
“但愿如此。”蔡致良卻是沒有這么樂觀。
廖成凱說的是臺灣,還比較樂觀,而蔡致良說的目前世界的主流技術,如果再遇到類似1985年,日本傾銷式得搶占市場,金河德州電子就悲劇了。畢竟技術越先進,良率越高,成本越低。
蔡致良道:“可以跟德州儀器談談4M技術的授權,雖然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如果到明年中時依舊沒有結果,那就去日本碰碰運氣。”
“日本?”廖成凱愣了一下,臺灣一直承接的是美國的技術,也是出于美國打壓日本的目的。
但是美國只能限制市場,而不是技術,故而日本目前的技術依然是世界第一,但是這都是以前的技術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萎縮,利潤下跌,自然就沒有了投資的動力,慢慢被韓國反超,剩下的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日本的技術本就比美國先進,去年就推出了16M樣品,或許再等一年的時間,就不那么在意4M的技術了。”
蔡致良也不確定,但是總得嘗試一番,至于自己研究,還是緩一緩吧。畢竟消化掉1M的技術,投產之后提高良率,也需要時間,還是不如授權來的快捷,雖說受制于人。等金河德州電子走上正軌之后,再自主開發吧。
廖成凱道:“德州儀器這邊剛熟悉,還是用美國的技術吧。只要跟德州儀器建立戰略聯盟,力微電子未來的發展還是會很順利的。”
蔡致良也沒再說什么,只是提醒了一句,“我們即使不能趕超最先進的技術,至少也能夠死死咬住,不能像現在這樣,差了好幾代技術。”
“阿良,你這野心可夠大的。人家美國、日本都發展多少年了,我們才起步多久啊,已經不慢了。”
蔡致良想說什么,但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類似DRAM這種技術產品,本就是快一步則生,慢一步則死。不緊不慢,就只能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