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較晚,以至于清明來的似乎有些早了。像往年都要等到農歷三月,而今年才二月十八,早了近半個月。
“這車挺舒適。”
今天蔡致良去接的蔡勛,一起為先人掃墓,路上,蔡勛微笑著評價了一句。
蔡致良笑道:“那我改天送您一輛,您那邊地方寬敞,也不缺停車的地方。豐田太普通了,不符合您的身份。”
“還是算了,豐田就挺好。”蔡勛還是老習慣,從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一直使用的是普通的豐田。
“聽說最近內地,各種商品都是供不應求,還發生了搶購?”
顯然蔡勛也聽說了內地的搶購潮,蔡致良道:“通貨膨脹,大家都擔心貨幣貶值,才引起的搶購潮,估計很快就會平息,不會持續多久的。”
蔡勛道:“聽到這個消息,公司的很多董事都后悔了,覺得當初不該賣掉內地的工廠。”
“內地的售價,哪里能夠與香港相提并論,利潤更是差遠了,有什么后悔的。況且,有了去年的經驗,重新投資一家工廠便是,反正蛇口、羅湖又不缺土地,又有優惠的政策扶持。”到嘴的東西,蔡致良可沒有吐出來的意思,“不過,通貨膨脹之下,經濟是健康發展還是進入萎縮,就不好說了。”
“現在公司的情況剛剛有所好轉,實在不宜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還是直接采購比較便宜,你覺得呢?”隨著股災過去,經濟回暖,隆昌集團的銷售額和利潤開始好轉,蔡勛也在猶豫。
如今的隆昌集團和內陸的隆昌制衣廠還處于相依相存的狀態,隆昌集團得到便宜的貨源,而深城的制衣廠也依靠隆昌集團的訂單保持滿負荷狀態,而趙志遠新簽的訂單也在增長。
“從長遠來看,我還是建議到特區建立工廠。近兩個月的交貨價格,你也看到了,我聽周叔講,只有本地成本的三分之一,一些不規范的工廠甚至更低。想當初香港制衣業是如何稱霸全球的,未來內陸也是一樣的模式,低成本就是王道。我還是那句話,未來在蛇口建立工廠,是一種趨勢。”畢竟是自家的產業,蔡致良也有股份,自然希望隆昌集團發展越來越好,更何況世界這么大,哪里談得上競爭,接著勸道:“如果隆昌集團想要降低成本,擴大經營規模,去內地建廠是不可能避免的。您看看陳先生,早在數年之前,長江制衣就已經在內地設廠了。”
“再看看。”蔡勛說完,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蔡致良也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有等大潮沖擊而來的時候,才會發現早已經
錯過了時機。
今年家族添丁,趁著春光明媚,前幾天才剛滿5個月的蔡致勉也被抱到了墓地,接受先人的保佑。
如往年一般,第三代致字輩們在蔡致良的帶領下,辨認先人的墳墓,焚香燒紙。如同當初蔡致良聽蔡劭介紹一般,能不能辨認就很難說了。
“大哥,我們來看你了,家里一切都好……”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間,蔡劭都已經去世一年了。
“三叔,接下來有什么打算。”掃墓結束后,蔡致良問了一句,這是他自出獄那天之后,第二次見到蔡明和。
蔡明和道:“社團也散了,我準備歇息一段時間,散散心。順便好好陪陪你三嬸,這些年就沒有安生的日子。”
“茶樓的事情,您也知曉,要不繼續經營茶樓好了。”蔡致良還是建議道。
“算了。”蔡致良擺擺手,有些疲憊,道:“茶樓是不能回去了,不然很多人會睡不著覺的。你安置的很好,就不要再跟著我打打殺殺了。”
蔡致良道:“這些天要不要阿威跟著你,昨天朱宇文的消息,說有人針對你,還是要注意安全。”
“不用了,我明天去拜訪幾位前輩,也就算是金盤洗手了。至于一些人腦子秀逗了,想找麻煩,我也能應付的過來。放心吧,這幾十年,我也不是白混的。”蔡明和并不在意,卻是問道:“朱宇文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