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致良道:“我在這邊投資了一個制衣廠,過來看看。”
楊秉政問道:“跟隆昌合資的?”
“原先隆昌的工廠,股災后被我買下,獨資的。”蔡致良解釋了一句,道:“還是楊先生大手筆,大多數人還在猶豫的時候,南海酒店都已經開始營業了。”
“這都是先父的高瞻遠矚,沒有他老人家的決斷,就沒有現在美麗華酒店的大發展,也沒有這座南海酒店。”楊秉政的父親楊志遠,于五十年代創建了美麗華酒店,這是第一家華人創辦的豪華酒店,從洋人的壟斷中,為其他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楊先生客氣了,老先生固然高瞻遠矚,但誰不知道美麗華酒店的擴建工程都是你一手主導的。”蔡致良捧了一句,道:“在楊先生的領導下,美麗華的發展前景明朗,金河投資去年還入手了幾百萬股美麗華的股票。”
“謝謝。”楊秉政隨即提起了梁博濤,道:“昨日聽梁博濤提及,金河投資也入股了百富勤?”
百富勤就是梁博濤即將創建的私人銀行,中文取意為“百富寓勤”,而英文意為獵鷹。
蔡致良問道:“怎么,楊先生也入股了?”
楊秉政沒有否認,道:“美麗華也參了一股,梁先生的業務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更何況還有杜威廉先生。”
蔡致良道:“杜威廉也參與了?之前梁博濤提及一位朋友,我也沒有多問。”
當初花旗銀行創建全資子公司萬寶國際投資銀行,杜威廉任行政總裁,梁博濤任副總裁,這一下子,估計花旗銀行投資部會元氣大傷。
“只是杜威廉還在花旗銀行任職,沒有公開罷了。”
有了共同投資百富勤的經歷,兩人之間談話頓時融洽了許多。
隨著交談的深入,自然不可避免地提及美麗華酒店,蔡致良問道:“內地市場廣闊,美麗華在特區站穩腳跟之后,怎么沒有繼續向內地發展?”
“原本是有的,股災之后便擱淺了。”
楊秉政神色有些不自然,道:“你來特區數日,想必也聽說了搶購的事情,對于政府物價闖關這件事,你怎么看?”
“你這是考我啊……”蔡致良笑道:“物價沖關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二戰結束之后不久,聯邦德國物價闖關,因為價格暴漲還引發了示威游行,但是聯邦德國成功闖關,隨后經濟快速增長,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最近的例子是波蘭,價格闖關失敗,陷入了經濟的泥潭,無法自拔。楊先生以為,將會是何種情形?”
“愿聞高見。”楊秉政又將皮球踢了回來。
蔡致良擺手,道:“也沒有什么高見,應該會介于兩者之間。”
楊秉政有些疑惑,道:“你這這種法倒是稀奇,不過金融界的朋友告訴我,這次物價闖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蔡致良自然是先知先覺,道:“眼下自然是不成功的,但我們要往長遠看,就像楊老先生在剛開放的時候便在特區投資了。總之,既不會如聯邦德國那般順利,一次過關,也不會像波蘭那樣陷入經濟危機。有了這一次的教訓,下一次闖關就會順利的多。”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秉政贊嘆了一句:“先父曾經十分看好內地的發展。”
“楊老先生是前輩,眼光長遠,我只能算是后來者。”蔡致良建議道:“我聽說,希爾頓已經在浦江建酒店,美麗華也要加快步伐了。如今內地的豪華酒店業,還是一片空白,須知先下手為強的道理。”
“前提是,我得說服董事會。”
董事會成員都是當初與楊志云合伙做生意的長輩,楊氏家族雖然是大股東,但楊秉政卻控制不了董事會。
蔡致良加碼道:“后年就是亞運會了,要是明年能開工的話,還來得及。”
楊秉政看了蔡致良一眼,畢竟蔡致良似乎有些熱心的過頭了,道:“蔡先生既然持有美麗華酒店的股票,有沒有考慮過進入董事會。”
“如果能夠進入董事會,我會支持你北上的決策。”蔡致良也不客氣,要不是為了進董事會,蔡致良何必跟楊秉政交談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