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道:“店里有人,我一天不在也沒事,都安排好了。”
“你倒是越像個生意人了。”蔡致良確實不太了解咖啡店的事情,道:“這也快畢業了吧,準備接著開咖啡店嗎?”
“當然,我一天可是不少賺,還準備接著開分店呢。”趙志強看樣子,是開店開出了信心。
“要不我給你投資一些,你準備去什么地方開分店?”蔡致良問了一句,等趙志強賺夠錢,再去開分店,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我還沒想好,開分店也得有人手啊,還是過一段時間吧。”趙志強想了想,道:“你已經幫我夠多了,現在的鋪面還是你的,我給你算股份吧?”
蔡致良卻是問道:“怎么會沒有人手呢,現在是誰在幫你看店?”
趙志強道:“自然是我招聘的員工,現在有2個,不過他們做服務員還可以,做掌柜的就不行了。”
“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也想招聘有能力的員工,但是沒有啊。我還想著找朋友一起做,但是他們都不樂意。”
“我不是說這個。”蔡致良擺手,道:“掌柜的都是從學徒開始的,你手把手教一教,該學會的自然就能學會。這一點可以學一學人家麥當勞、肯德基這種,一年開幾百家店,也沒有你這種煩惱。”
“我就一個小咖啡店,哪里能跟人家相比。”
“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去。”蔡致良笑道,“餐飲連鎖是一種趨勢,有個詞叫規模復制,反正就是形成一個規范流程,或者叫制度,然后不斷復制擴張,今天是店員,明天就是掌柜的。你改天找人咨詢一下,我也不是很了解。缺錢的話,我借給你。”
“不用了,我這才經營幾個月,還早著呢。”
趙洪德跟蔡勛敘話,而蔡致良與趙志強聊著天,沒多時,賀寶珍和趙寶秀安置好蔡明潮,便從二樓下來了。
蔡明潮的病房在二樓,有兩個女護士負責平時的臨床護理,是張宇欣介紹過來的。
“安置好了?”
“妥當了。”賀寶珍坐在蔡勛旁邊,嘆了口氣,道:“阿潮回復的挺好,就是,就是……唉……。”
“慢慢來,隨著醫學的進步,會有辦法的。”蔡勛勸道,又像是自我安慰。
吃過午飯之后,蔡勛,賀寶珍與趙洪德相繼離去,蔡致良也去了公司。
鄭一鳴只拍下九龍的一處樓盤,隨即發行1500萬股,相比原先預計的1.2億,蔡致良只需要7000萬,便可以維持天門置業四成的控股權。
隨著樓市的復蘇,天門置業的市值相較于股災之后,已經升值了一倍,蔡致良看過天門置業半年的財報,無論是銀行借貸,亦或是發行債券,都可以到市場上獲取到足夠的資金。
鄭一鳴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計劃,準備趁著樓市火爆,順勢炒樓花。
“擊鼓傳花,你可別接到最后一棒。”蔡致良提醒了一句。
鄭一鳴道:“比起日本的樓市,香港還差的遠呢,三五年之內是不必擔心的。”
該說的,蔡致良自然要說清楚:“從更遠的時間來看,十年之內樓市毋庸置疑是在上漲,但是期間也經歷了八一年和去年兩次大跌,無數的置業公司破產倒閉。三五年內的事情,誰也說不準,萬一接到最后一棒,就距離破產不遠了。”
最近的兩次樓市大跌,鄭一鳴自然是了解的,道:“您放心,資金方面,我會注意的。”
鄭一鳴有沒有重視,蔡致良也不清楚,還是那句話,只有等退潮的時候,才知曉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