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蔡致良要作詞,趙碩問道:“什么風格的?”
“自然是情情愛愛的,還能有什么風格啊?”蔡致良說完,又叮囑了一句,道:“最好是國語的。”
“怎么能是國語,現在港城都流行粵語的,沒幾個人聽國語的歌曲。你看每年的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就很少有國語的,況且我國語也說不好。”崔芳華有些不樂意。
趙碩也有些疑問,既然出唱片,自然是首選粵語歌曲。
“國語說不好,可以學,不過說話和唱歌是兩回事,不影響的。”蔡致良道,“你首先是作為一個演員,而不是站在一個歌手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有區別嗎?”在崔芳華看來,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唱歌,都是粵語的。
“華語片最大的市場,無論是現在的臺灣,還是未來的大陸,都是說國語的,所以你應該選擇國語歌曲,只要你能夠在這些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就不用愁沒有電影可拍,因為影響力和粉絲本身就代表著票房。試想一下,如果你在臺灣有二十萬的歌迷,那么你拍攝的電影,在臺灣便至少有二十萬潛在的觀眾與電影票,制片公司能不動心嗎?”
蔡致良道,“反過來講,港城就這么大,唱粵語歌的這么多,你很難出頭的。”
對于崔芳華的唱腔,蔡致良雖然不是專業的,卻也不怎么看好,港城如今又不缺機會,要不然早就被請去當歌手了。
崔芳華道:“可是,臺灣那邊唱國語歌的不也很多嗎?”
“但是他們不在港城,而你是演員,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蔡致良笑道:“歌手與演員相輔相成,剩下的就是宣傳的問題了,只要讓所有人覺得,你的歌曲在臺灣很受歡迎就行了,其他的也不用在意。”
“所有人都知道,大陸有十億華語片的觀眾,但是市場并沒有對外開放,最近有什么消息嗎?”趙碩的關注點自然和崔芳華不一樣。
“沒有,即便是有這方面的消息,肯定是你比我先知曉。”蔡致良道,“不過,遲早是要開放的。慢慢來,能不能先嘗試一些合拍片,類似之前李瀚祥導演的《垂簾聽政》,能夠在兩地上映,從長遠來看,犧牲掉臺灣票房也是值得的。”
趙碩點點頭,自然知道幾千萬和十億的差別,道:“改天和江之強商量一下,他在這邊的門路要多一些。”
閑談之間,演唱會開場了,陳慧嫻以一首《逝去的諾言》開場,這也是她的成名曲。自1984年一經問世,成為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及無線季選金曲,并給陳慧嫻帶來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度最佳新人獎
期間,譚勇麟唱了三首歌,兩首是今年發行的專輯《迷惑》中的《不見不散》,《午夜戀人路》,年初的時候在港城賣出7白金的銷量。
另外一首《水中花》,出資譚勇麟最新的專輯《擁抱》,自上市以來便勢不可擋,目前已經拿下5白金的銷量,如果照這個趨勢,銷量超過年初的專輯《迷惑》,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去年底宣布不再參加音樂獎頒獎典禮之后,譚勇麟似乎比以前更加生猛了。不過如此一來,對《至尊無上》的宣傳只有好處,就像剛才蔡致良說的,歌迷都是潛在的電影票。
演唱會依舊繼續,陳慧嫻也宣傳了她的新專輯。
“接下來演唱的,是一首新歌,有趙增熹編曲,簡寧先生填詞,即將發行在10月份的專輯中。這首歌的名字叫《人生何處不相逢》,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隨著音樂的想起,蔡致良頓時感覺到很熟悉。
“隨浪隨風飄蕩,隨著一生里的浪,你我在重疊那一剎,頃刻各在一方,緣份隨風飄蕩…………
誰在黃金海岸,誰在烽煙彼岸,你我在回望那一剎,彼此慰問境況…………”
“就這首吧。”蔡致良道,“回頭聯系一下寶麗金,如果沒有國語填詞的話,可以請人填一首。”
“旋律確實不錯,我等下問問威爾,估計還沒有。”趙碩道,“要不你來填?”
“可以。”
蔡致良突然想起,這首旋律,國語版叫《最真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