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來的代表團來到港城,自然會先與官方進行聯系,而后才前往明潮大廈。
蔡致良一早便等在辦公室,這次參觀訪問對于整個金河投資和恒隆銀行都是有好處的,將會為金河投資打開北上的通道,沒趕上第一波開放,還是應該在即將到來的第二波浪潮中搶的先機。
就說恒隆銀行,規模相對較小的銀行,如果不借助外力,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完成資本的積累,而大陸廣闊的市場為這種積累提供了可能。單純在港城發展,已經注定了恒隆銀行的上限,畢竟市場就這么大,無法與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東亞銀行等同行相爭,即便是蔡致良投資再多的資金,前期可能會順利一些,但是也就現在的樣子了。
銀行業如此,地產界也是如此,雖然還沒有到達巔峰,但是經過數十年的開發,基本上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從去年到今年,為什么這么多的財團覬覦置地公司,除了港島中環那些優質的物業,還因為其在100年的發展過程之中,積累了大量的土地,只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商業開發,便能夠創造源源不斷的的利潤。
地產業是一個講求實力與人脈的產業,天門置業在這兩方面都有著天然的劣勢。這也是自從去年收購天門置業以來,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沒有新增的土地儲備,如果沒有最近對東來貿易行的收購,估計到明年,利潤就將大幅度下滑。而已開發的物業,都是以億為單位,而天門置業資金有限,也就買幾個聊勝于無的樓花。
蔡致良思索著未來的計劃,直到楚天行過來提醒他,代表團一行已經到了樓下。
“走吧,到樓下去迎一迎。”蔡致良起身就往外走,一出門便看到鄭一鳴,陳強等人。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近兩日本就在進行東來貿易行的收購、重組、拆分,人員來往比較頻繁,突然涌進這么一大群人,還是有些措手不及,顯得有些雜亂。
蔡致良帶著一眾金河集團的高層,適時出現,溫國良為雙方介紹:“李市長,這位就是我們金河投資的董事長蔡致良先生。”
“李市長,您好。”蔡致良握住對方伸出的手,表示了歡迎。
“您好,蔡先生真是年輕有為。”雖然之前對金河投資做過了解,但是初次見面,對于蔡致良年紀輕輕就坐下如此大的產業,秦德明還是有些驚訝。
接下來,溫國良逐一為蔡致良介紹了投資管理公司副總陳紫金和深發展董事長邱德凱。
兩隊人聚在一起,蔡致良看著越加紛亂的大廳,建議道:“先去會議室吧?”
“也好。”秦德明一行自也不愿面對眾人好奇的目光。
“請。”蔡致良邊走邊道,“剛收購了一家貿易公司,近兩日正在搬家,顯得有些雜亂。”
秦德明看了一眼蔡致良,道:“之前聽溫先生提及,貴公司收購了東來貿易行。其實,東來貿易行與特區在糧油食品和紡織品兩大類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興辦了1500家工業企業,3000家來料加工企業,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
“這也是金河投資公司的意愿,我今年兩次前往特區,每次都是不同的風景。”走進電梯,蔡致良道,“金河投資公司目前在特區已經投資了一家電器廠,兩家紡織廠。隆昌紡織廠的發展較快,預計今年出口額能夠達到2000萬美元,正準備繼續擴大生產規模。”